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这个是学习的四个进阶,就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是分了这四个台阶站立的。
首先可与共学,入门学习,就是一个人报名,进门学习了,这个叫做共学。
你可以入门跟大家一块儿学习,未可与适道,适道是立志于求道。
一块儿来学习的人,未必都是来求道的,很多来学习的人是为了交朋友的。
很多来学习的人是为了找个饭辙的,是为了能够混口饭吃。
所以,虽然我们有很多人,在一起共同学习,但是能够立志于道的人是少数。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很多人是要追求立志求道,是要努力的追寻大道的,但是未可与立,他是不是能够守得住,是不是能够守道,能够以道立于世,未可与立,这是不一定的。
你看,想学道到追求学道,追求学道到学成,那学成了道能守道了,这不已经可以了吗?
可与立未可与权,权变才是更高级的,就这个人能够守道,他能够坚持,能够坚守,但是他不懂得权变。
我们说通权达变,是一个儒家的比较高的境界,一个人活到王阳明那个份上,叫通权达变。
王阳明骗了多少人你想想看,王阳明在跟宁王打仗的时候,天天写信骗宁王,写的全是假话。
然后把那信寄给宁王,宁王被王阳明骗的一愣一愣的,但是对王阳明来讲,你说如果是一个腐儒,我们讲宋明理学有很多腐儒,一个腐朽的儒生,说骗人还行吗?
君子不能说谎,王阳明说现在是打仗,还说什么慌,他们是非正义的一方,我们是正义的一方,我们跟他们讲什么温良恭俭让。
所以权变,这个叫做通权达变,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真正的通权达变而不逾矩。这是孔子的人生自述,就是七十岁以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如果我通权达变到了什么程度呢,就是别人给贿赂我也收,为什么,通权达变嘛,没有底线了。
这是很难得一件事,所以通权达变是很高的境界,这个是需要有修为的人,才能够做得到。
因此,孔子讲学习的四个进阶,我们知道求学有不同的阶段,可与共学,可与适道,可与立,可与权。
这个教条相对容易,但是自在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