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驱动力会忽高忽低,有的时候信心爆棚,能高效执行计划,大多数时候我们是没有心情执行计划的。
驱动力是一种感觉,和情绪一样,会来来去去,所以我们不能总是依赖驱动力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我们必须培养自己在没有驱动力的情况下,依然去做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事。培养自己做需要做事的能力,即使自己并不是完全自愿的。
云哥曾经是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只要还能拖,我是绝对不可能行动的。这严重的影响到了我的利益。因此我必须要解决它。
我查阅了大量书籍、咨询了很多高效人士,通过我自己打大量实践,总结了四条告别拖延症,让自己执行力爆表的路径。
第一步:目标细分
把大目标拆分成最小可执行的目标是一种能力,从A点(自己的坐标)到达B点(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路径,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拖延。
把大象装进冰箱的故事,详细你一定听说过,这个类似很形象的说明了,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拆分变得可以被实现。
在拆分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拆分到没有任何难度,必须让你的大脑相信,这是很容易实现的。
比如:养成每天跑步5公里的目标
那就拆解成,①穿好鞋②下楼③跑
第一步和第二步是没有任何难度的,那就先执行第一步和第二步。第三步的时候有难度,那就继续拆分。
③Ⅰ每天跑1分钟,
通过每天执行这个步骤来实现最终目标。
第二步:列一个【应做的事列表】和【不应做的事列表】
我之前会给自己做各种时间管理计划,绝大多数都没开始执行,为了让自己大脑听话,我们必须要让大脑对自己预先承若。
必须把不应该做的事情列表也同时列出来,这样大脑就给出了承若,等到它想反悔的时候,预先承若的效用就会来阻止。
其实谈恋爱的时候,这招是很有效的策略,预先承若未来会给对方幸福,当你们感情遇到阻碍的时候,他大脑会来谴责他的。
第三步,给大脑设置一个执行启动开关,让大脑自动执行计划。
把我们每天都熟悉的必须要做的事情和我们要执行的任务强行关联起来,可以帮助我们绕过思考过程,直接开启任务。
设置公式:每到X场景,就要做Y事
比如,我每到办公室,就要开始写文章,把写文章和到办公室强行关联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那么就会形成习惯。这是习惯养成最高效的方式。
第四步:纠正性反馈循环
我们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开始就做对的,一开始就做对的想法也不实际,出差错是必然过程。不要怕犯错误,不要害怕暂时的失败。所有的目标实现都由否定的反馈来实现目标,犯错误后要用心改正,直到实现“成功的”行为。
最后,云哥想告诉你的是,你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充分信任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能排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的各种干扰。最后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