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ley,2023年1月14日发表于苏州
再次重温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式》这本书,还是觉得有不同的收获。先看看大野耐一在该书后记中说到:“我的愿望是设法让大家理解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我想在这里提供一个蓝本,说明丰田生产方式不是通过扩大产量来提高生产率的,而是在严峻的经济低速增长时期也能够通过人的努力和挖潜来降低生产成本。”,就是他想把他所创造所实践的丰田生产方式让大家知道,让大家理解,特别是说即便是严峻环境下也可以通过人的努力来降低生产成本,所以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更是可能。
先介绍这本书吧!这本书虽然是在1978年出版的,其实从书中可以知道,这个生产系统推出的动机,是在1947年大野耐一担任丰田总公司工厂(当时叫举母工厂)的第二机械制造车间主任。当时的社长丰田喜一郎提出“三年赶上美国”的豪言壮语,所以大野耐一想到要让一个工人看多台机器,负责多种工序的操作,考虑到的结果就是在机械车间首先建立起流水作业生产线。因为日本企业当时都学习美国的大规模分工序生产的方式。他说到:“丰田生产方式的建立,就是从我本人向这种旧体制挑战开始的。”。所以从1947年开始到1978年本书出版,经过31年的实践,是一项令人佩服的实证结果。
全书分为五个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丰田生产方式的诞生
-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
- 恐怖的“低速增长”
- 赶超汽车王国美国
-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
- 打破常规,产生“看板”
-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
-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
- 降低成本是目标
- 日本企业的错觉
- 生产流水线的建立
- “前松后紧”吃不消
- 需求为王
- 观念革新不可少
第二章丰田生产方式的精髓
- 反复问5个“为什么”
- 彻底杜绝浪费
- 我的现场主义
- 制定标准作业表
-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
- 交接棒的奥妙
- 从自选超市得来的启示
- 究竟何谓“看板”
- 一知半解会吃大亏
- 将“反常识”变为“常识”
-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
- 利用权限监督实施
- 山低谷浅的道理
- 向“均衡化”挑战
- “均衡化”与“多样化”
-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
- “看板”和台车结合使用
- “看板”的灵活性
- 企业的“反射神经”
-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
- 丰田信息系统
- 具有微调机能的“看板”
- 适应变化的微调机能
- 真正的“效益”
-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
- 挖掘一切潜力
- “认识”的真正含义
- 用“整体作业系统”来武装
- 拒绝表面的效率
- 需求决定一切
- “龟兔赛跑”的启示
- 发挥老设备的价值
- 经营管理必须务实
-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
- 忍术式经营
- 行动胜于言行
- 赚钱的工业工程
- 在低速增长中存活
第三章丰田生产方式的渊源
- 普遍的世界就在身边
- 两位杰出人物
- 学习永不服输的精神
- 丰田主义:科学性和合理性结合
- 厂房可以简陋但机器不可将就
- 追求日本式制造方法
- 制造有价值的产品
- 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眼
- 追求民族创新无止境
- 辩证式的发展
第四章丰田生产方式与福特生产方式
- 福特生产方式
- 小批量快速调整
- 福特一世的前瞻眼光
- “标准”必须自己制定
- 预防胜于治疗
- 福特方式后继无人了吗?
- 卓越的逆向思维
- 摆脱数量和速度的束缚
第五章低增长中求生存
- 高速增长中培育起来的体系
- 在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
- 学习古人灵活的头脑
就精益生产的实践者来说,精益生产的源头来自于丰田生产方式,而丰田生产方式的创造者就是大野耐一,大家应该要了解一个理念的提出情境,才能对这个理念有深刻的了解。
在说到丰田生产方式的诞生的第一章中,大野耐一开章就说到“我认为只要彻底杜绝浪费,生产效率就有可能提高10倍。这种想法,正式现在丰田生产方式的出发点。”彻底杜绝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而贯穿其中的两大支柱就是:准时化、自动化。“
两个思考点
第一个是大野耐一认为美国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方式不适合日本,特别是在低速增长或是增长停顿的时代更会是行不通。所以他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在小批量多品种的生活方式下,开发出降低成本的方法。
第二个思考点是大野耐一在1937年于丰田纺织工厂工作的时候,曾听到一个人说过日本和美国的工业生产力的比例是1:9。然后1945年美国驻军登陆日本不久,从麦克阿瑟将军口中又知道日本的生产力是美国的1/8。所以当丰田喜一郎提出说要3年赶上美国,用3年的时间把生产率提高8倍甚至9倍,等于是让10个人必须去做100人做的事情。大野耐一认为,日本人在某些方面有巨大的浪费,只要杜绝浪费,生产效率就有可能提高10倍。这就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出发点。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
“准时化”、“自働化”也是在这本书中首次被提出并进一步阐述给大家了解,这两大支柱到现在也依旧存在,可说是历经时代变迁而依然在丰田汽车里使用着,历久不衰。
准时化
大野讲到准时化,就是通过流水作业装配一辆汽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零部件在需要的时刻,以需要的数量,不多不少地送到生产线旁边。如果公司上下都能做到这一点,起码在丰田汽车公司内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库存“给经营管理造成的负担问题。
要怎么做到准时化?大野耐一在公司里进行了各种试验,最后总结出以下做法,就是以生产工序的最后一道总装线为起点,开始给装配线提出生产计划;而装配线上用的零部件的运送方法,也从过去由前一道工序向后一道工序运送的方式,改为由后一道工序在需要时到前一道工序去领取,而前一道工序只按后一道工序领取的数量生产。用这样倒过来运送的管理方式一步一步逆着生产工序向上推进,一直追溯到原材料供应部门,并给以连锁性同步化的衔接,这样就可以满足“准时化”条件,管理工作量便可见到最低限度。在这过程中用于领取零部件或传达生产指令的就是“看板”。所以大野耐一讲到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核心就是“准时化”和“自动化”,而看板“方式则是顺利推行丰田方式的手段。
自働化
丰田的“自働化”不是单纯的机械”自动化“,精神来自丰田佐吉发明的自动织布机,在经线断了一根或者纬线用完的时候,能够立即停止运转,因为装上了”是机器能够判断状态好坏的装置“,所以不会出现次品。所以丰田公司的”自働化“就像是”带自动停止装置的机器“,丰田公司所属的任何一个工厂,都装有自动停止装置,例如”定位停止方式“、”全面运转系统“、”质量保险装置“之类的安全装置,也就是赋予人的智慧的机器。也因此改变了管理的含义,因为机器正常运转时用不到人,人只是在机器发生异常情况及停止运转的时候去处理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人可以管好几台机器,生产效率就会有飞跃的提高。
大野耐一在书中举一个打棒球的例子说到丰田生产的两大支柱,”准时化“是发挥球队队员间的相互配合的协作精神,”自働化“则是提高每一个队员的个人技术。”自働化“的作用就是生产现场中杜绝国良制造的无效劳动,防止生产不合格品,所以平常就要了解”标准作业“的情况。如此,通过”自働化“就能彻底实行”目视化管理“,发现生产现场的弱点。所以大野有自信地表示,在”准时化“和”自働化“并存的生产现场,个人技能和团队协作比任何地方的任何组织都更具优势。
降低成本
接着大野耐一就讲到降低成本,他说”对社会性很强的制造企业而言,为了在自由竞争中存活下来,降低成本才是上策。“。大野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通过增加产量来降低成本并不困难,而在经济低速增长时期,不管采取什么形式,降低成本并非易事,或者说要降低成本已无妙计可言。当前产业需要的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力,提高劳动价值,熟练地使用设备和机械,彻底杜绝浪费。所以在这里,大野建构起大家未来会看到的丰田屋的雏形,就是:彻底杜绝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准时化“及”自働化“是支撑这种思想的两个支柱。
需求为王
第一章的最后讲到需求为王,说到如果对没有需求的地方进行改善,不是改进的设想成为泡影,就是改进的效果达不到投资的预期目标。企业中最可怕的无效劳动和浪费就是生产过量。所以第一章的最后一节讲的就是观念革新不可少,主要就是讲生产过量。大野认为它是造成石油危机以后低增长时期中生产过剩、产生不良库存、导致最大经营损失的罪魁祸首,所以为由对此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及了解,观念才能得到革新。
小结
了解了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在第一章中对于这个方式的诞生说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过去很多学习精益生产或丰田生产方式的人都会听到很多“专有名词”,例如“自働化”、“准时化”、“看板”、“目视管理”、“降低成本”等,就是一堆名词,然后用自己认知的言语去表达出来,总有隔层纱的感觉,原来大野耐一在发展这个生产系统是有过程的,我试着再度小结一下:
丰田喜一郎发出豪情壮语说要三年内追赶美国的汽车业,大野也知道美国的生产效率是日本的9倍,所以认为只要杜绝浪费就有机会赶上,这就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出发点。而且杜绝浪费也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支撑这个思想的两大支柱就是”准时化“及“自働化”。“准时化”就是通过流水作业装配一辆汽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零部件在需要的时刻,以需要的数量,不多不少地送到生产线旁边。“自働化”就是”带自动停止装置的机器“,也就是赋予人的智慧的机器。机器正常运转时用不到人,人只是在机器发生异常情况及停止运转的时候去处理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人可以管好几台机器,生产效率就会有飞跃的提高。
我们理解到丰田生产方式的诞生经过后,下回再来从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这本书来更深入地了解”丰田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