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独、立、自、主”这个发展主题不但是首要的,而且会贯穿孩子的一生。我们做父母的,自己的“独、立、自、主”这个发展主题,需要在孩子青春期发展阶段中重新认真核查和思考。如果你已完成了的话,你可以顺利陪伴孩子完成其独立自主的青春期发展主题;如果你还没有完成,也许就会与孩子这个发展主题发生碰撞,继而让孩子在这个发展主题出现困惑或者障碍。
当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第一个发展目标就是要和妈妈成为不同的两个人。在心理上,母子要由爱联结着,但是在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上,要各走各的轨道,各自完成属于各自的任务,而不是被替代、包办,存在黏人、依赖的依恋关系。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出了问题,家长就要回到孩子少儿期寻找原因,或者回到幼儿期寻找原因,甚至回到孩子婴儿期寻找原因。而找原因时,妈妈首先要从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上来进行梳理、评估、和对我、检查。
我们希望孩子要从小与妈妈建立和发展出安全、可信任的关系。如果是这样,孩子就可以完成独立自主的“独”的心理发展。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动力都在推动着他的自我成长。
成长的界限:你负责你的,我负责我的,彼此各自负责。
一个孩子的成长,首先要和妈妈实现心理分离,然后再成为他想成为的一个能够立得住、站得稳、更加自信的人。这是谁在发挥着权威角色的作用,又是谁推动着孩子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和目标去发展呢?这个人就是爸爸,所以,孩子的“立”和爸爸有关。
一个孩子内在的力量和自信,首先来源于家里的权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家庭的权威角色往往由爸爸充当,或者很多孩子自然认同爸爸是一家之主,爸爸是权威,但是,也不排除有的家庭的权威者是妈妈。如果你是家里在孩子心中说了算的那个人,那么,你就是家里不可替代的权威者。
我们要评估的是,爸爸的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让孩子在心理上发展出自信和力量。只要有这两样东西,孩子就可以立得住、立得直、立得稳。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就会慢慢地发展成为一个有自信、有力量、敢冒险、敢挑战的人了。
《心理营养》提到爸爸最早会在孩子王4-5岁间发挥作用。如果在孩子4-5岁的时候,爸爸能够经常对孩子表达欣赏、赞美、肯定、认同,孩子的自信和力量就会发展起来。
如果爸爸能够多跟孩子在一起,且在一起的时候能够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对孩子表达欣赏、赞美、肯定、认同,这些对孩子来说就够了。这样就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