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一个半月后,首次迎来了公开课。
准备了将近一周,课件反反复复更改,师傅不断提出意见。但最终还是上砸了…
上着上着就忘了原本的设计,导致以自己讲为主了。
所讲文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归纳总结如下:
教研组:
1.注重第2自然段对景物的赏析,教赏析方法。
2.要讲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寻找答案。(切忌老师讲,学生听而不动)
3.课件与板书要随上课内容走,同步。
4.声音略拖,语气过于平缓,上课不够有激情,进而给人感觉无自信。
5.课堂节奏略单薄不紧凑,默读部分冷场,朗读应分段朗读(讲一部分读一部分)。
6.上课位置应站讲台上,除必要互动需要下台巡逻。
自我反思:
1.准备不充分,课文解读不深刻。
2.生活中性格过于平稳,情绪起伏不强,进而在课堂内语气无波动。
3.对学生的引导不够,不知应如何去调动学生。
4.普通话还需加强,声音语调方面需改变,练习欲扬顿挫。
5.对课堂的把控能力还不够,平时对教学专研少。
今日一文,旨在记录首堂公开课需改进之处,用于牢记问题,警示自我。最后,用杨主任的话自勉:路子还长,仍需加油!
补充一点:课堂模式还需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