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卓老师授课的我国古代文学史,进行到第十一课了。
前面学习了诸子散文里的《论语》和《墨子》。《论语》是春秋时期诸子散文的代表,《墨子》是战国初期的一个代表。
而《孟子》这本散文集,语言风格比较朴实、自然。虽然它也用一些寓言或者类比的方式来把道理讲出来,但是它整个的语言风格是比较质朴的。简单一点来说,它的语言没有太多华丽的东西,比较质朴自然。道理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所以,我国古代前期的散文,其艺术风格、艺术涵养可能会稍微欠缺一点,越往后散文越得到一定的发展成长。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的是诸子散文里的《孟子》。从这个书名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孟子的著作,是关于孟子的记录。
孟子是什么样的人?
他是我国亚圣孟轲。孟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关于孟子,我们学过他很多的作品,比如:鱼和熊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等。那么在我们的印象里孟子是什么样的人?
有一句话:威武不能屈,要有浩然之气。孟子可能给人这种感觉,但其实,孟子可能还有更多的面,更多的不同。
首先,我们可以认为他是国家队顶级辩手。因为他怼天怼地怼空气,看见一个人他就怼一下,整天跟别人辩论,一张巧嘴杠遍天下无敌手。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孟子是一位辩手,他能辩得别人哑口无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他是生不逢时的理想主义者。但他又是扛起时代大旗的先锋,开创了一个儒家学说的新纪元。他年少成名,却最终遗憾退场,留下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民贵君轻社稷次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样的旷世名言。
直到现在2024年了,两千多年前孟子讲的话,我们还在不断去学习、研究、领悟它。
记得之前有个关于人生幸福的调查,说人一辈子说过的话百分九十多是废话。但是你不让人说废话,整个人生就会简单,就会觉得很无趣、很无聊。所以,平时我们要多说点废话,多调剂一下,少说点至理名言。有谁要是整天跟你讲至理名言,你可能就受不了。
但是孟子不一样。孟子讲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理想,一种精神支柱。有这种意识在里面,我们就要去了解孟子。
在我们谈论孟子的时候,他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形象。说他铁肩担道义也好,说他风尘仆仆为国家为社稷为民也好,在我的眼中,我觉得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
意思是:纵然面对千万人的阻止,但我仍然勇往直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感觉,这就是一种勇气。
为什么这么讲,下面我们了解孟子一生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他确实是这样的人。有一句话:行百里半九十。而孟子,他不止走一百里,甚至走一千里都是有可能的。
他与墨子是很像的。世人说孟子是亚圣,是儒家的传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他的这种为民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跟墨子是一样的。墨子也是为民,他总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就是卷着裤腿,从泥巴里走出来的这样一个风尘仆仆的形象。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说,孟子也和墨子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
现在,我们来了解孟子的一生,这样才能够更直观地去理解他的思想。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春秋和战国的时间分界线是公元前475年,这一年三家分晋,变成了赵、魏、韩。孟子就出生在战国经过一百年之后的邹国。
看地图:邹国,即现在的山东省邹城。邹国旁边是鲁国,孔子的故乡。旁边还有个“薛”的封地,“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封地就是薛国。
孟子在最初时候是鲁国人,跟孔子是老乡。孟子的先祖是鲁国人,是当时名门望族孟孙氏的后裔。到了孟子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为了生活,他们家就从鲁国搬到了邹国。
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说到孟母,可以说她是我国教育界的大红人,她是我国“虎妈”老祖宗和鸡娃先锋。她的光辉事迹就是拉开争抢学区房序幕的“孟母三迁”。这个典故影响到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孩子的教育花巨资买学区房。
现在说回孟子小时候,他特别顽皮,模仿能力特别强。孟母害怕儿子学坏,于是就到处搬家,终于搬到了一个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学习知识,懂礼貌讲理,之后就没有再搬家了。不过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到家里,孟母很生气,就当着他的面剪破了织好的布,教育孟子说逃学就如把织到一半的布剪断。孟子后来就认真学习了。这就是“孟母断机杼”的故事。
公元前357年,孟子十五岁的时候跟着子思(孔伋)的学生学习。孔伋是孔子的玄孙,曾跟随曾子学习。由此,孟子对外称“孔子的私淑弟子”。
孟子跟着子思一直学到三十岁,相当于研究生毕业。那时,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霸,在教育界可谓是“风云人物”,坐稳年级第一宝座。毕业后就回邹国开始创业——办学校。
听说孟子办学,各路家长纷纷响应,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孟子学堂去读书。但是孟子的招生门槛很高:觉得自己地位高贵的、觉得自己有才的、觉得有功劳的、觉得自己可以走后门的、觉得自己年纪大的,统统不要。
直到孟子四十岁左右,邹国国君想签他去当宣传部代言人。但孟子有自己的心思,认为邹国太小了,无法施展他的才华。他的目标可是星辰大海,就是那种有实力的能够去实施自己抱负的大国。于是他和孔子一样,开启了周(怒)游(怼)列(诸)国(侯)之旅——表面上是周游列国,实际 是怒怼诸侯。可以这么说,看到谁,他都想怼一下。
公元前329年,孟子四十三岁那年,他决定出去闯荡,从邹国到了齐国。
齐国当时是业内龙头老大,齐威王刚刚打败了魏国,抢得霸主的地位。《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那位齐王,就是齐威王。他非常重视人才,听说孟子来了,立刻请他到宫里去坐一坐,认为他肯定有治国安邦之才。
结果尴尬的事情来了。通过秉烛夜谈一晚上,双方都发现对方的主张不太吻合自己的要求。齐威王是非常霸气的,是一个猛男,他喜欢能为他冲锋陷阵的猛将,或者是能够依法治国的贤者,就像秦国的商鞅变法,或者像其他国家能够帮助自己改革的。而孟子,他主张仁政,认为仁者无敌。
所以,孟子并没有得到齐威王的重用。但孟子毕竟是享誉天下的大明星,于是齐威王派人给孟子送去了“稷下学宫”的offer。假设稷下学宫是一个大学,齐威王招聘孟子为客座教授,利用孟子的影响力,来展示自己国家的厉害。
稷下学宫可以说是当时全天下的学术中心,各行各业的大牛都在那里,如淳于髡、邹衍等。就是在那里,孟子的思想才真正和诸子百家进行了一个碰撞。因为大学里面自由,有各种学说,各种学派经常举行辩论赛。
孟子遇到的第一个辩手是齐国学术大咖:淳于髡,两人展开了著名的“男女授受不亲辩论大会”。辩论来辩论去,其核心的观点就是礼,由男女之间的礼,拓展到这种礼对社会的一个影响。
辩论的结果,导致孟子在稷下学宫遇到了无数个“杠精”,经常被穷追猛打,于是乎,传言“孟子好辩”。
就是在不断的辩论中,孟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的思想:性善论,仁义礼智等思想横空出世,并且以这一理论,打遍稷下学宫无敌手。随后,逐渐完善性善论,开创了儒家的新纪元。
孟子在稷下学宫待了四年,还是没等到齐威王的重用。正巧,听说宋国想要实施仁政,立马去了宋国。结果发现宋王是个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把宋王骂了一顿,直接跑回邹国。孟子后来在邹国、滕国、魏国都跑了好几遍,遗憾地发现这些国家的环境都不适合去推行仁政。
公元前319年,孟子第二次来到齐国。这是的孟子,名气更大,齐宣王给了孟子很高待遇——卿大夫,类似宰相这种职责。孟子每天和齐宣王坐而论道,提出了很多主张,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都是这时候提出来的。
但齐宣王和他的前任一样,并不是很喜欢他的主张。孟子还经常把齐宣王说到“顾左右而言他”,把他怼到哑口无言,可见孟子的仁政无法满足齐宣王关于富国强兵开疆破土的需求。
公元前317年,孟子55岁时,孟母去世。孟子返回鲁国为母亲奔丧。等他返回齐国时,齐宣王已暗戳戳地向燕国伸出了黑手。孟子因此很失望,但又还心生希望,假装要走。但最终,齐宣王也没来挽留他。于是孟子心灰意冷,辞官回家编书去了。
到了晚年,孟子也能找到快乐,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
公元前289年,孟子去世,享年84岁。
至此,这个在战火纷争的年代,以一己之力扛起儒家大旗的时代旗手,就此谢幕。
回顾孟子的一生,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或者说做一个假设:
假设,你是孟子,你会像他一样义无反顾地扛起不被诸侯国君重视的儒家大旗,坚定地走下去吗?
接着,卓老师又讲到了:孟子的一生,给我们的写作以及人生带来的启示。
言真意切,深受感动。我想明天再把这一段“题外话”却是“肺腑之言”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