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以人为本”贯穿观课议课始终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p46-51)读书笔记
丰县首羡镇和集小学 师凤丽
今天我啃读了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第36至41页的第六章,这部分内容主要阐释观课议课如何实现学生关怀的主题,读后受益匪浅。
观课议课主张把“以人为本”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观课议课中的人,既包括观课教师和授课教师也包括学生。观课议课关注人的幸福,既要关注参与者当下的状态,也要关注参与者的未来发展。观课议课关怀学生就是要关注和关心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追求和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避免把学生当成教研的工具
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是观课与课堂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回归教育初心。因此观课亦可主张学生上场之前,主办者应该完成上述介绍和组织。学生上场后直接开始教学。学生才是主角,促进他们成长和进步是教研活动的目的,教研活动应该为他们而存在。
二、引导学生求真
给予培养学生“学做真人”价值追求观课议课,致力于培养授课教师“求真是教育的价值追求”“问题是我们的朋友”“让公开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展示,而是促进自我发展”等意识,使其确立以发展为目的的,而不是以展示为目的的授课取向,对教学中的问题保持开放,以真面目,真性情示人。观课议课主张议课,而不是评课,关注学生是否真实参与,是否表现出真情实感,课堂教学是否促进和实现了学生的真实发展,而不是追求师生配合的精彩表演;尽量避免授课教师为迎合观课教师的口味而丢失本真。
三、给学生以尊重课堂的示
我们在教室里观察课,学生在教室里观察我们。若观课教师不尊重授课,教师不尊重上课的学生,不尊重课堂,教学不尊重自己的专业身份,学生不仅会轻视教师,而且会对课堂失去敬畏之心。
而要让学生敬畏课堂,尊重教师,并全心学习和发展专科教师,必须首先要敬畏课堂。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定要提前进教室(提前三分钟);若没有特别的原因,只要走进教室,就完整的观察完一节课;不要只看三五分钟走马观花;在课堂上要关闭私人通讯设备,不要旁若无人的接听电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诸如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不要与其他观课教师闲聊,避免在课堂上讨论和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
四、关怀和帮助身边的同学
观课议课致力于推进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教学方式变革。变革的主要策略有:观课时将关注重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发现应该如何教?这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思考教;评课时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现象和故事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依据,这是以学讨论教;通过观课议课,帮助授课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使其更加更更好的因学施教,因材施教。
1.到学生身边去
观课教师若要到学生身边去近,距离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就不能总坐在教室的后面。如何选择观课的位置呢?
一是要根据观课的目的和需要选择位置。如果没有这些特殊的目的观课教师就要尽可能的选择,可以观察更多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位置,以避免观察视角的狭隘,观察点的单一。
二是要尽可能选择不影响教师教学的位置。观课教师不能喧宾夺主,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在没有特定观察目标的情况下,我们通常要坐在教室后两排座位之间的中间过道上,一方面坐在这里不会有过多的学生将目光放在我们身上;另一方面坐在这里不会对师生的走动造成障碍,影响正常教学。还有中间过道两边都有学生,我们稍稍转身,就可以就近观察八个学生,略略起身就可以看到十多个学生的学习活动,观察面比较大。为自己观课时的座位选择。我也通常坐在观课教室的最后一两排。
回忆自己作为观课教师,自己有时候就会小声地和身旁听课教师交流听课感受,虽然动作幅度很小,声音很低,是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授课教师和听课的学生带来极大的不尊重。这种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势必对授课教师和听课学生带来不小的负面信息,我自己一定要避免这种观课议课的形式。
为了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在授课教师讲课时,观课教师最后渐渐的观察,你的起身走动,都可能对授课教师和学生形成干扰。就是后两排的学生一般是学习上有相对有困难的或者相对调皮的学生的位置听课,教师坐在这里可以将授课教师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授课教师关注这些学生。
2.与学生建立相互接纳和信任的关系
教师在选择位置时,最好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征求学生的意见,就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他的空间被侵犯隐私,被窥探的感觉。课堂上学生是最重要的,优先关注和满足学生当下的需求,是观课议课的基本原则。回忆自己在平时的观课中,习惯于坐在学生身边,有时候也特别关注身边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在选择座位的时候,自己倒从来没有征求过学生的意见。听了陈大伟教授的指导,我再次感受到了观课议课以人为本势在必行。
坐下以后,观课教师要主动向学生传递关爱和信任。我们要找出学生的书本上作业中,值得肯定的优点,给学生鼓励和赞扬,让他们信任我们。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要给予宽容与理解。
3.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观课议课主张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研究,要从评判走向建设专科教师不只是课堂教学的观察者研究者,同时也是授课教师的助教;观课的任务不是收集信息,以证明这节课有哪些优点不足,而是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学得更好。因此观课教师要促进学生学指导学生学,协助授课教师实现学生的学。在观课中这样关怀学生,学生就会回报教师以欢喜。关怀学生的理想境界就是观课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
4.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有学生参与的活动,教师一定要控制好时间,要杜绝拖堂,时间一到尽快下课,连课堂中间一定要有休息。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关怀身体不适的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需要休息需要特别照顾的需求,并根据情况满足他们的需求。
今天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一段小视频:一个小学生因身体不适课堂上7次举手被教师忽视,到家,学生陷入昏迷而去世,家长告上法庭。姑且不说。这件事如果是真的,也许老师的无心之过,让学生错失了抢救的最佳时机,但无论怎么说都无法弥补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的悲痛。血的教训让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特别是身体不适的学生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
教师可以在下课后对学生进行一个短时测验,也可以直接询问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困难,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但不必组织学生参与翼课活动。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一个活动要占用他们的时间,二是因为当着教师的面,他们可能也不好说什么,就是讲的内容他们也不感兴趣。
作为一线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中,只有把“以人为本”贯穿课议课始终,充分关注和关心学生与体验,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