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通常呢,它会承担两个任务,第一是对前面我们所学知识的总结,还有就是对于我们所学知识的运用实践和检验。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声音应该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了影响音高的有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学生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这将全面检验学生对声音的认识,丰富学生对于声音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其实从本课的探究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希望学生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和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这样的一个思路,其实是暗合了STEAM或者工程设计类的设计思路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第一次在一个班上上课的时候,就是按照教师用书上的教学建议来进行的。一开始,就是让学生回忆上节课中学习的乐器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然后直接提出本课的任务:根据你了解的乐器的发声原理,自己设计制作小乐器。然后用幻灯片展示介绍几种小乐器,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小乐器的制作材料和发声原理,然后就是请学生讨论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和怎样让这些材料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后,再请学生画设计图,最后就是根据他们的设计图来制作小乐器。
这个流程,其实是非常清晰的。一开始,我也会觉得这样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实际上下来之后,发现学生做出来的小乐器其实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好。
那我就在思考,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呢?经过反思以后,我发现可能是因为目前这些学生还比较少的经历这样的STEAM的任务,完成这样的活动。所以他们对于知识的迁移能力可能并不是那么强。比如说在介绍小乐器的时候,我介绍的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日常生活中的这样的一些乐器,但他们就会觉得这些材料都是他们找不到的,他们也不可能做出来,距离他们非常远。所以,并没有激起他们的联想和创造力。造成了后面虽然我也做了知识的铺垫,但是学生依然不知道从何入手的尴尬局面。
因此在第二个班试讲的时候呢,我就是修改了这一环节。我将这一环节改变为除了介绍一些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乐器以外,还介绍了一些老师和同学们自己做的一些比较简单的小乐器,更利于同学们去思考,让他们知识迁移的距离短了一点,给他们加了一个脚手架。
这样之后,同学们做出的乐器,效果确实要好得多了。这个问题解决以后,我目前又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怎么样才能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意,让他们做出的乐器不局限于他们看到的例子,有更多的创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