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公众号,是源于对一个活·色·生·香·的女人的喜爱。她叫美亚。
她是公众号美亚在港村的创始人,开号半年,就圈粉20万,数篇十万+,百万+爆文。
在事业上,她杀伐决断不让须眉,大型港企CEO、出过两本书,是《南都周刊》《时尚芭莎》的香港特约撰稿人;
在生活上,她有老公疼爱,生育一儿一女,亲力亲为半全职亲子教育,30+依旧保持单身力:身形十年如一,环球旅行已经出发到第8站。
在文字上,初看时,你会被她幽默犀利的文风、深厚的语言功底打动;再看时,又会被她的冷静客观所吸引,她的观点和视角往往是稀缺的,独立的,坚持人本,不流俗,不煽情。
这样一个活色生香的女人,不论你是男是女,性取向如何,都很难不爱她。
-1- 活·写出生命的真实与鲜活
看够了自媒体大号的摆事实、讲道理,贩卖焦虑与浮躁,动辄“小白通过XX月入过万”、“自律的人生从凌晨X点开始”、“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美亚的文章更有一份真实和鲜活,她不吝暴露真性情和真生活,对人对事都更有一份冷静、客观和淡定。
在《什么情不情敌,女儿就是妈妈的天敌!》一文中,她以一位母亲真实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对小女儿的无奈:“我的天哪,这岂止是世外仙姝寂寞林,就是毫无来由玻璃心!“
“她蹒跚学步、憨态可掬,老母亲我爽朗地笑,她哭了;我捡起她落在地上的一颗糖,她哭了;我给她换衣服,她哭了;她自己算算术算错了,她哭了;我去超市买东西回家,一打开门,她哭了。”
“她会夹杂着三文两语完整表达后,我才摸到一点门道:
我不可以笑她,善意的也不行;不可以吃她的东西、哪怕是掉在地上的;我不可以弄乱她的发型,毕竟是爱莎公主;她算错题我们不可以纠正,因为她知道自己错了,人家不要面子的啊?
至于为什么我一进门她就哭了,倒是比较复杂:夹杂着你为什么不带我去/你不在我好想你/家里没有人欺负我但是我就觉得好委屈——的复杂情感。”
在《和一个23岁的男孩关于「爱」的对话》中,她用理解、包容与鲜活的态度去解释爱:
“不必为自己的「肤浅」内疚,那是因为我们对爱有误会。对一部分人来说,它必须深刻,是深入骨髓的不可替代;但是对另一部分的人来说,爱只不过是浮于皮囊的鲜美。”
“这不是在嘲笑,深刻情感带来的认同与观照,同样是功利性的。喜欢你好看,和喜欢你有内涵,没什么贵贱之分,那都是你。”
在《原生家庭把我给看烦了,所以我开发了三条新思路》一文中,美亚淡淡的说:“与原生家庭和解不和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自己和解。你可以不原谅父母,但没必要赔上自己的人生。”
你看她的文章,看她的鲜活绽放,看她的狼狈不堪,看她笑闹中的真情意,淡定中的大智慧,没有煽情,没有焦虑,只是感到心情放松,豁然开朗,有一种真实的人间烟火味。
-2- 色·身体力行“单身力”、写出爱与美的修行
在《看不出我结婚了?因为我有“单身力”!》一文中,她霸气腾腾玩转文字,身体力行“单身力”:
女友约我四月去约旦和以色列,共度长达两周的旅行。她和我绘声绘色描述了那个动人的情景:我们俩,携手走过沙漠在佩特拉古城留下玫瑰身影。再掠过钻石柜台,在以色列哭墙边控诉对方长得太好看。
最后,两个人窝在一个帐篷里写文。
我被“一个帐篷写文”打动了,两个资深主妇一拍即合,开始了一段闺蜜单身游。而我们的老公,从来不会因为我们“抛夫弃子”的决定感到恼怒。因为我们的时间从不曾完全归属家庭。”
在《奶妈就是一个大BUG》中,她理性分析,力挺女性尊重自我、遵从本心:
“在妹妹(女儿)身上,我丝毫没有犹豫,当我觉得无论是在奶水质量还是心理承受能力上,已经力不从心,当机立断给她断了奶。
作为母亲,送孩子人生第一份抵抗力,是我的责任;作为一个女性,想要拥有快乐的情绪、回归正常的生活,是我生而为人的权利。
在这中间找到平衡零界点,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都皆大欢喜。
有母乳,就喂养,没母乳,就奶粉;
能坚持,就坚持,不能坚持,就断奶。
有时间,就带孩子,没时间,就放下孩子去工作。
有心情,就做慈母,没心情,就放个假做自己。”
她没有以一位心理咨询师、情感分析师的专业告诉我们如何爱,如何生活,而是以她的真实生活向我们展示了婚后女性关于“单身力”、关于“爱与美”的修行。
-3- 左手文笔,右手情怀
在各自媒体大号纷纷招募团队集体创作的今天,文字功底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然而喜欢美亚,却还真的是因为她的一手文笔和一丝情怀。她说:“我在从来没有红利期的纸媒,接受过文字的严酷训练,保持了对文字从一而终的敬畏。”
她的文字能力是在字里行间溢出的:
儿子的皮是一种敞亮的明皮。
上天入地,砸掠拆家,基本都在你眼皮子地下坦坦荡荡地发生。你需要做的,就是匹配一个可以追他千米不喘气的好身板,原地过肩摔的力气,和凶神恶煞的气场。
而女儿的皮,是一种蔫坏蔫坏的闷皮。
你看她宛丘淑媛坐在那里,其实她在画哥哥的作业本;你听她在洗手间稀里哗啦自己洗手,其实她在扣你的口红;你见她一声不响从你的书房出来,脑子就会轰地一声炸开:一定是有什么东西被毁了!
在《少年郎子 老来弥勒 香港四大才子之倪匡篇中》中,她轻描淡写的表达了对文字的一份情怀:倪匡老爷子为《南都周刊》2017年第一期封面人物,为了这个封面,我等了很久的档期。编辑说:人物采访可以立刻上,封面要排在很多合作单位后面。我说:等。不为别的,就为提到倪匡,能少一个人说「那是周慧敏的公公」。
“我盼得身畔这个曾纵酒狂歌、快意恩仇的传奇,挥斥方遒,睥睨天下,好有料下笔,哗众取宠。可落入耄耋肉身,他每日所念所思,不过自己的结发老妻,不过能朵颐天下美味无碍健康,不过身体平顺不用吃三种降压药。而对往昔那些戎马倥偬的畅所欲言,无非就是他深谙大众想要的唏嘘和噱头,大大方方配合罢了。”
我们都是热爱写作的女人,也都是热爱生活,工作,美貌与骚包的女人,有一丝情怀、也有一丝理想,看到她,就仿佛看到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