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
---量表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观课议课的量表如何使用,陈大伟教授做出了详细说明。只有正确规范使用量表,才能保障观课议课的实际效果。
[if !supportLists]一、[endif]量表的使用方法
陈大伟教授认为,讨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现象和教育故事(摘要)、蕴含的教育启示、教育问题或教育难点、对相关启示、疑难问题的理解和创造三项内容由观课教师在观课后,用10-15分钟选择、思考和填写。授课教师的认识和见解、议课的构建由观课议课的主持人填写。
讨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现象和教育故事(摘要),摘要一词在这里是简明扼要的意思。议课教师要在观课后,简单记录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现状和教育故事,作为观课议课的活动素材,供大家讨论。陈大伟教授强调:“观察和讨论基于现象和故事而不是基于标准”(陈大伟,2022a:108)。这是观课议课活动和日常听课活动最大的区别,观课议课重在基于现象和故事的教学策略构建、教育假设的修正,而不是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
观课议课讨论的课堂现象和教育故事中要蕴含有讨论价值的教育启示、教育问题或教育难点。观课教师要拥有一双能发现有讨论价值的课堂现象和教育故事的慧眼,并向参与者描述出典型的、有价值的课堂现象和教育故事。(陈大伟,2022b:108)
对相关启示、疑难问题的理解和创造。其中的“理解”可以说是对相关现象和故事的认识,是对相关问题、现象、故事的理性思考,是对实践原则、实践策略的提炼和概括;而“创造”则是思考和提供较为具体的新的实践方案。(陈大伟,2022c:108)由教育现象和教育故事提出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理解”是对问题的理性思考,是对实践策略的提炼和概括,也就是对应研究中“分析问题”的环节。“创造”是提供新的实践方案,也就对应研究中“解决问题”的环节。由此可见,观课议课活动其实就一次微研究的过程,由教育现象和教育故事出发,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一次微研究,是由观课教师自主单独完成的。
授课教师的认识和见解、议课的构建是由主持人组织全体观课教师,围绕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第二次微研究后,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概括和提炼。要努力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引导参与者将其运用于实践,使观课议课转化为新的教学观念和理论方法。
[if !supportLists]二、[endif]量表的使用流程
陈大伟教授认为,量表的使用流程分为五步,其中数字标题对应量表中的具体内容。量表的使用流程也是观课议课活动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观课教师用白描的方法描述有讨论价值的课堂现象与教育故事。1.1观课教师如果认为课堂教学效果理想,可以描述效果;1.2观课教师如果认为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可暂时不描述效果,以免让授课教师产生误解。
第二步:描述完现象和故事后,观课教师可以用“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了哪些因素?”“你对课堂上学生的意外回答怎么看?”2.1这一类问句要提出想要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要与课堂教学有关,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讨论价值。2.2用比较委婉的话语表达对该问题的关注和疑惑,以降低授课教师成为被批评对象的可能性。
第三步:授课教师诚恳的回应,并询问提问的观课教师对该问题的看法。4.1授课教师讲授预先的教学设想:“我这样想……”;4.2授课教师表达对观课教师所描述的课堂现象和教育故事的看法:“我这样看……”;授课教师还要询问提问的观课教师:4.3“你看到了什么……”“你怎么理解的……”“如果你来教……”
第四步:观课教师有针对性回答授课教师的询问。3.1我观察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3.2对相关现象的认识和理解;3.3反思自身教学中的不足;3.4“如果我来教……”
第五步:主持人引导大家构架。5.1对学生和学习的新认识;5.2实践的策略成果;5.3认知改变;5.4思维方式或立场改变;5.5教育理论成果。
其中前面四步是多人多轮互动的过程,第五步是大家集体共建。陈大伟教授(2022)强调:“要让观课议课变成研究,结出果实,就一定要注意速度不能太快,要注意抓住关键点;而且每次观课议课活动都要讨论有价值、有意义的现象,进行有改变、有建构的对话与交流。(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