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风光作为诗词的题材应该说是由来已久,但真正发扬光大达到鼎盛则是在唐朝,其成就主要在山水诗上,诗中出现的社会意象远没有自然意象多,可以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均能入诗,不过由于人们习惯上的吟咏也会形成一定的固定的意象。
1.社会意象群
高士隐者:山水诗的作者一般都羡慕与山水为伍的隐者,诗中总是不觉地流露出归隐之心,因此隐士这一意象便成为了历代山水诗的特定意象,如:“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农人:如樵夫渔女,本就是山水的一部分,出现在诗中的频率特别高,“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寺庙:唐代的山水诗多有禅趣,因此寺庙是一个常出现的意象,如:“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树凉清岛寺 ,虚阁敞禅扉 。”(张乔《题灵山寺》)
钟:一般和寺庙出现在一起,如:“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此后禅院》)“山钟夜渡空江水 , 汀月寒生古石楼 。”(贾岛《早秋寄题》)
终南山:象征归隐之地,“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王维《答张五弟》)“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白居易《送王处士》)
禅:尤其在唐诗中尤为常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此后禅院》)“貌依年腊老,心到夜禅空。”(白居易《送文畅上人东游》)
2.自然意象群
山水诗词,顾名思义,写山水的诗词,因此它的特定意象群主要表现在自然意象上。
山:山水诗中自然少不了山和水,山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又是有所不同的,在王维的笔下多是空灵的寂静的“空山”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而李白笔下的山则是雄奇壮美的,如:“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苏轼笔下的山却是活泼的,流动的一般,如:“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江上看山》)同时又是饱含哲理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水:江、河、湖、海等,总之水以各种形式、各种状态出现在诗词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风:风和月亮一样无处不在,不过除了王勃的这首《咏风》“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似乎专门咏风的诗很少,但是风又是无处不在的,因为它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诗人们的笔下,尤其是在陶渊明的诗中,有四十多篇都提到了风,如:“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与殷晋安别》)“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和郭主簿 其一》)“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岁暮和张常侍》)山水诗中的风一般是温柔的、和煦的,一般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如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明月:月亮是无处不在的,也几乎成了一个万能意象,无处不可入诗,而这里的月亮和思乡送别诗中的却截然不同,山水诗词的里的月亮是清明的、沉静的,让人看来心旷神怡,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云:云这个意象几乎在每一种诗歌题材中都可以自如出入,但是山水诗中的云主要是闲适的、悠然的,如:“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望见南山阳,白云霭悠悠。”(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王维《归辋川作》)
松、林、木:这一类植物意象也是山水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刘眘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山泉:这一意象大量地出现在唐代王维的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鸟:鸟或者说是禽类也是山水诗中常见的意象,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花:花作为自然中一个美丽的意象或是作为书写对象,或是作为点缀,使诗词增色,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草:有的是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有的是表现悠闲的心境,如:青草肃澄陂,白云移翠岭。(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有的则是表现生活的恬淡,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总之,山水诗词中的意象的色调一般是明亮的、清新的,意境是淡雅的、或恬静的,节奏是轻快的,这一特点也影响所表达的感情一般也是喜悦的,轻松的很多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