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主动远离一个十几年的朋友,因为其三两句不离:没办法。
聊到工作上的问题,“没办法”,聊到家人之间的矛盾,“没办法”,聊到自己的行为习惯,也是“没办法”。
我不知道于朋友而言,有什么是可以解决的。
最后,我们聊到原生家庭,朋友坦言自己如今会这样,都是原生家庭导致的。
而我也与之分享过自己喜欢的观点:“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是《被讨厌的勇气》中的阿德勒思想,人人都可以改变,过去不影响未来。
但朋友没有得到我的认可,故对我有所怨言和不满。所以,我学会了闭口不谈,也学会了远离。
其实,人生最烂的牌,绝不是家里有多么穷,更不是外边欠多少债,而是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悲观、恐惧、绝望、自私、冷漠和自我厌弃等。
普通人要改变人生,是极其困难的。否则,人们也就不会那么喜欢普通人逆袭的故事。
要想改变人生,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认知属于什么思维,是强者思维,还是弱者思维。
这两个思维所带来的人生是不同的,一个是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一个是即使有条件,可能都把握不住。
听说身边某人家的儿子,原本可以保研,但因为要交材料和各种繁琐的事务,他就懒得办而放弃。后考研失败,毕业后也不工作,就在家躺着度日。
究其原因,是他害怕失败,所以选择逃避,因为保研也要面试筛选。
再深挖其根源,是其原生家庭的养育。
其父母宠溺这个儿子,从小有事只要他开口,父母就为其操办了。他什么都不用争,站在那里就赢了家中的女孩。
时间长了,他看似被被养育得很好,却是温室里的花朵,受不了一点外界的风吹雨打。
所以认识到自己原有的认知层次,才能做出调整,进而做出改变。
否则,不论多大年龄,其行为都会被原生模式所控制。就像这个父母,即使孩子不出去工作,也拿他没办法,仍旧像过去一样待他。
这不是对孩子好,而是害了孩子。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将来如何扛事,特别是原生家庭并不能给予孩子助力的情况下。
《基层女性》的作者王慧玲说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她用了十多年的学习和自我成长才治愈。
最伤人的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让人看不到希望,很绝望。父母的冷漠,不被爱的绝望,人生似乎没有指望。
后来的她靠自己实现逆袭,现在过上了喜欢的生活,还能给一些带去希望。
《天道》中的肖亚文出生普通家庭,但是通过读书和学习,她知道自己所处的层次。
后面认识了丁元英,她更懂得自己与大佬之间的差距,因此,她努力跟在身边学习,以实现阶级的跃迁。
认识到原有的认知模式和层次,才能纠正自己的惯性。后通过学习,迭代认知,才能不断突破,实现人生逆袭。
记住,人生最烂的牌,绝不是家里有多么穷,更不是外边欠多少债,而是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悲观、恐惧、绝望、自私、冷漠和自我厌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