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奖励的惩罚,胡萝卜加大棒失效了
胡萝卜加大棒失效的7大原因:
重要概念:“基线报酬”——代表报酬底线的工资、劳务费、福利以及一些额外收入。如果一个人的基线报酬不足或者报酬分配不公,他的关注点就会在所处环境的不公以及对环境的焦虑上。这会让其他任何类型的激励都难以取得成效。
然后,一旦过了这道门槛(基线报酬),胡萝卜加大棒就可能会得到与其初衷正好相反的结果。
我们希望得到的越来越少; “汤姆索亚效应”——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至于玩就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干的事情。奖励有时候就像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苦工,把游戏变成工作。
1. 奖励让内在动机消失了。“I型实验”,三个对照组的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那么”的激励会扼杀第三种驱动力。有形的奖励会对内在激励产生消极影响,关注的是短期目标,选择是控制行为,会对长期效果造成相当的损害。
2. 奖励让成绩大幅下降。
3. 奖励在扼杀创造力。“蜡烛难题” 说明,奖励会让人们的关注面变窄,遮蔽他们宽广的视野,让他们没法看到常见事物的新用法。
两个新名词: “推算型工作” 和“探索型工作”, 外部奖励只对推算型工作有效。 对探索型工作只会有害。
4. 会抑制善行;
5. 会鼓励欺诈,走捷径及不道德行为;
6.会让人上瘾;
7. 会滋生短视思维。
重点: 用I型方式支付报酬。 “报酬之禅”, 在驱动力3.0系统中,钱最应该从桌面上拿开。 公司用钱来激励员工的时候,也就是员工最没干劲的时候。这里有三个关键方法:
1)确保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开门; 2)报酬要高于平均水平; 3) 考核标准衡量因素要广。
本章的关键运用:——如何使用奖励。
1问:此项任务是以机械劳动为主吗?
是,增加任务的挑战性或多样性,让它不那么一成不变,或者赋予它量强的目的性。 (不是,转3)
2问:能做到吗?
很难做到。那使用“如果——那么”奖励。但是要确保:对此任务的必要性做解释;承认此任务枯燥无趣;让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能做到,转3)
3:建立 一个分配公平,激励人们自主、专精,增加目的感的健康环境。永远不要使用”如果—那么“的奖励,考虑使用人们预料不到的”既然-那么,非物质性奖励。 这些奖励和反馈,不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控制。
第3章 做I型人还是X型人
自我决定理论: 人类有三种内在需求:能力、自主性、归属。 如果这些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行动积极、工作高效、心情愉悦。如果这些需求受到阻碍,就会下降。
驱动力2.0的主要心理机制,对需求的扼杀多于满足。
所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营造一个能够激发各种内在心理需求的环境。“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巨大。
A型与B型的行为对比, 从而延伸到X理论、Y理论, 我们思考: 让人们做I型人,还是X型人?
X型行为的核心是第二种驱动力,I型 行为的核心是第三种驱动力。
学以致用,唤醒积极性的9大策略:
1、给自己来个“心流测试”。
2、首先问一个大问题:“你的那句话是什么?”。
3、再问一个小问题:“今天的我比昨天更优秀吗?”。
4、来次施德明——每7年,休息1年去旅行。试行新项目,去未去过的地方。
5、给自己做一次绩效评估。
6、不想被卡住?读张卡片吧。
7、5个步骤离专精更进一步。——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目标是提高成绩;重复重复再重复;想方设法获得批评意见;严加关注自己的弱项;为身心俱疲做好准备。)
8、做张口袋卡片。
9、设计自己的励志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