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子夜》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子夜》在1933年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有大量的文学评论者对其表示了认可与支持。例如同年六月在上海的《时事新报》上发表了杨邨人的评价:“茅盾以1931年中国的社会形态作背景,写出一部小说《子夜》,似乎轰动了整个文坛。昨日从朋友方面借到一部来读,觉得真是空前的大著作”。此外,田汉、洪深等影视界人士力荐将其改编为电影。仅仅十年间就多次再版,更有多个外语版本面世。时至今日,《子夜》仍然在大众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风行的状态足以证明《子夜》在读者中的认可度。
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这部作品有可读的地方,有值得玩味、品鉴之处。从而就体现出了《子夜》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子夜》作为如此畅销,并受到广泛好评的文学经典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与文学魅力。《子夜》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作为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采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紧跟当时社会潮流,使用了大量的“股票、期货、公债券”等非虚构性词语,以及历史上真实可查的军阀混战事件,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真个社会的图景,具有法国的自然主义倾向。茅盾曾说“革命文学应当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在这种观点指导下,《子夜》所讲述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时局动荡下的上海大都市中,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以赵伯韬为代表的买办阶级之间的斗争,展现了上海商战的风云变化,并由此为线索细细铺展开来,写了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下的各阶级人民的生活状况的困境。因此,有人将《子夜》誉为“中国现代第一篇长篇小说”,并赞誉其具有“史诗”性特点。
恢宏的体制编排让人身临其境于旧上海滩的风云变幻,精细巧妙的心理描写则是使读者能够真正无数次地去理解、回味《子夜》的关键。在这种极具有典型性的社会环境里,要想把如此众多的人物生动地塑造出来,并且要合理的安排人物的行为动机,一定是离不开个体人物心理分析呈现。而《子夜》就将宏大的叙事结构以及场景,与“多视角、多视点、多层次”的叙事手法结合,用冷静的、精密的分析,展现人物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准备过程。人物之间的对抗都变得有理可循,各个关系网络密切交织,按照自己的动机活动,整篇小说节奏也就显得松弛得当。
因此,在每个各自有动机,有想法,有自我目的的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就显得理所应当、不可阻挡。因为这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网背后深刻的社会矛盾推动下产生的。
在读者阅读吴荪蒲的故事的时候,也就能够依靠人物之间的联系去寻找、品味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并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茅盾细致心理描写与每个人物产生共鸣情感,从而得以管中窥豹地发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面貌与人情变化。鸟瞰式的写作方法,也让读者能够立足更高视野,以开阔性的眼光体察社会百态,以此获得整个社会更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