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102天(20210504)
(第18本书:章志强《课堂教学的30个微技术》)第40——80页。
读有所得:
1.所谓目标问题化微技术,就是通过一定的问题设置,把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学生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微技术。这一微技术所依据的理论是目标设置理论。
2.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隐性的知识,教师可通过教学内容的再创造,以“鲜活”的问题链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变化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发现,练在讲前、讲到关键点,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使学生实现思维创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3.串联式课堂提问是当学生因思维遇阻而无法继续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其他同学(或老师)对这位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评价,分析其困惑,并在其思维遇阻点开始进一步深入思考继续解决问题,这样一问一答串联成问题解决的过程。
4.游戏导入微技术主要是指从学生自身兴趣作为切入点,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转换为游戏的教学方式,其借助游戏的感性活动引导学生从游戏中揭开英语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游戏导入主要是由教师自行编制游戏进行教学,并同传统教学进行比较,寻找优势,弥补不足,由此来实现学习的内在转化。
5.问题链条微技术就是受“最近发展区”理论启发形成的。它是指课堂教学中,在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地方、学生遇到的难点或难题,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系,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递进式问题,由此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实现突破难点或解决难题,从而跨越其最近发展区。
6.内容重组就是把原本教材体系中的章节知识线索转变为顺应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线索,对教材文本知识体系进行开发和重组,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将教学难点化难为简,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情、班情,通过改变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最终落实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