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需坚持完成作业“拥抱-交谈-肯定”,即每天固定时间,抱着他,抚摸他的头和后背,说一些欣赏他、爱他、感谢他的话,和他聊聊学校的事,发表意见时尽管积极肯定。十分八分钟即可。
坚持做了两周,随着跟指导老师的交流,整理了一些问题和感悟:
1、根本目的是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要打破只关注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定式,避免让孩子认为,妈妈之所以好好跟我说话,赞美我、肯定我,只是为了让我听话好好学习。
2、不能因为想要拉进亲子关系,就回避一些原则性和概念性的问题。比如,临近期末考试,需要让孩子知道,考试前是需要花时间认真复习的。但过程中可以多加鼓励,比如,说“你看妈妈没有督促你做,但你做的跟妈妈有妈妈督促差不多好。你是有能力自己最好的。”
3、对于孩子,一上面我们不能只盯学习,不满足他的其它需求,另外一方面,也不能为了把亲子关系弄好就一点不管。我们随着孩子的长大,一点点离着他的位置越来越远,但是远并不代表不管,而是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4、珍珠是个男孩儿,三年级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善关系。所以在小的时候,在还有效的时候,要尽量让他看到妈妈是一个稳定的妈妈,爱他的妈妈,不是因为他好好学习才爱他,而是单纯爱他这个人。当他有这样一个相对稳定和信任的前提,未来他每次遇到困难时,就会回想这段关系,就会获得力量,而不会因为遭受打击轻易崩溃。
5、我们的变化需要是一个平缓的过程,不能是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不符合对妈妈“稳定”的要求。
6、孩子的培养,不在于帮他学会一道题、掌握一个知识点,之前我觉得自己以前学习成绩好,他现在学的内容我都能教好,所以深入到他学习的每个细节中,哪哪都想给他补得扎扎实实,这样很容易钻到牛角尖中,因为他对某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就感觉很挫败很生气,从而对他发脾气,影响了他对学习的心情和积极性,也影响到了亲子关系。现在我能够理解,有一些学霸父母,孩子学习不好,其实是爸爸妈妈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了攻击,孩子感受到了这种攻击以后,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珍珠应该感觉到我对他的攻击了吧!
7、需要把陪伴孩子学习成长(不限于文化课学习)的体系建立起来,没有固定的方法,因为每个孩子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只能靠父母不断摸索、试错。不要焦虑,坚持大方向,抓大放小!
8、要先理解孩子的难处,接受孩子学习上可以慢一点。和他建立一个共同的小目标,然后落实。但这是建立在孩子感觉完全安全的前提下,现在孩子在学习中烦燥消极都是不安全的表现。他在告诉我:我那么爱你、为你着想、还有那么多你说的优点,但是只要没背过课文,妈妈就还是原来那个妈妈。
9、针对他学习中的小困难,可以给他介绍一些小方法,但不要强求现在马上就用,他迟早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