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970天,2022.10.11
1.关于潜在危机的探讨。当来访者说到有不好的想法或念头但又不愿意多聊这块儿时,咨询师可以先同理,然后问现在还好吗?那个时候是个什么情况?这段时间以来都是怎么照顾好自己的?借此“聊”可以评估来访者现在的状态是否稳定。
2.关于例外。例外一定是围绕目标而探讨的。否则例外就比较散,即使有很多例外,但对来访者的帮助也不大。
3.关于目标。“头大身子小”说的就是关于目标的探讨,一定要聊透聊细,花比较多的时间从来访者所说的话题→主题→目标,当来访者真正想要的目标达成时,再围绕目标找例外、找资源、找优势、以及接下来可以立刻行动的下一步。
4.关于回应。对于来访者陈述一段话后,咨询师在自然同理的基础上尽量抓关键词回应(具体化/澄清),或尊重地好奇(其看法、想法、如何理解等),或形塑出下一个问句。我理解,回应考验的是咨询师是否用心地听来访者说、以及说什么,同时咨询师是否保持未知与中立之姿把自己放在来访者的架构下思考、感受此刻他想表达的、需要被听到听懂的是什么。
5.多练多做。所有的困惑与不知道怎么办都是练的少、做的少,比如,具体化、好奇、倾听、共情、目标的形塑、例外的找寻、重新建构的能力等等。就如刘老师所说,当你作为咨询师角色约练100场、300场、800场、1000场时,每到一个“点”再回看当初困惑时,会有怎样发现和感悟呢?话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愿不愿意比他人付出更多与努力更多的选择而已。
6.关于思路。虽说咨询没有统一的程序、标准化的步骤,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已且每个来访者都是专属于其为其量身打造的咨询“方案”,但每个流派或咨询取向还是有大思路、大架构供学习者或实践者参照,比如SFBT的正向开场、话题、主题、目标、资源、一小步、反馈等流程。只是具体操作(与来访者会谈)过程要考虑“弹性”部分,以及来访者这个人,当下的状态和需求,还要结合是长程还是短程咨询,是多次还是一次咨询,咨询思路都不同,侧重点不同。作为咨询师,不论面对怎样的来访者,心中始终有一个思路在,一个方向在,才能对来访者帮助最大,才不至于将咨询变成闲聊。
7.没破不补,没坏不换;有效继续,无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