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们看过了太多的灾难事件,而近期负面事件依旧时有发生。近日,贵州一高速客车侧翻致27人遇难、墨西哥西部发生7.7级地震、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持续低迷、失业率暴增、俄乌战争还在继续……如果你是一个时常关心时事的人,很可能会受到这些负面事件的影响,觉得一切都毫无希望,陷入一种极端失落、沮丧的情绪之中。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什么是“新闻事件抑郁”?
“毁灭吧!赶紧的!”
“看不到希望,感觉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反正总会发生坏事情。”
如果你时常陷入这种绝望、沮丧的情绪漩涡中无法自拔,很可能会诱发抑郁症状。公共事件可以诱发抑郁?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如今的时代,新闻信息的获取前所未有的容易,也让我们更容易卷入负面事件引发的情绪影响之中。
与此同时,“新闻事件抑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及,甚至成为了一种极为普遍的症状。其实“新闻事件抑郁”不是正式的医学诊断,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
“新闻事件抑郁指的是积极、甚至狂热地参与和关心公共事件的人,面对自己无法接受又无法改变的现实,感到愤怒、痛苦、无助,甚至自责。”
心理学家罗伯特.卢森将这种引发信念崩塌、怀疑人生意义的巨大沮丧,形容为“新闻事件抑郁”。
“新闻事件抑郁”常常是源于新闻事件诱发的抑郁症,但可能先于已有的抑郁症状发作,或是触发、加剧已经存在的抑郁状态,又或是沉浸于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但又无法做出改变,导致了抑郁状态,但就新闻事件抑郁的本质来说,还是源于个体开始失去能够掌控自我命运的想法和感觉,我们面对恶性事件,仅仅能做的只是舆论支持,却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身,最终会被一种无形的无力感击溃。
“我被这些负面事件困住了”
——新闻事件抑郁更容易找上哪些人?
相较于天生“钝感”的人,“新闻事件抑郁”更容易找上那些拥有更强的同理心、更敏锐的感受力的人。正如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描述过的一个研究现象,“抑郁患者往往不会表现出过分的利己主义,他们的控制欲更低,也更少对未来抱有不现实的预期。”通过这个研究现象同样表明受新闻事件抑郁困扰的人群,常常更加拥有更强的同理心和敏锐的感受力。
在负面事件面前,他们共情力丰富,敏感而细腻,有着极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也常常希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让现实社会更加美好,但也正因为这种性格特质,他们也更容易卷入“他人的痛苦之中”。
其次“新闻事件抑郁”也与个人应对压力的特质有关,由于个体的恐惧感,担心自己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生活受到严重印象,于是产生对社会的排斥。
“我该如何做?”
——关照自己的内心
在信息时代,这些公共事件像洪水一般推送到我们面前,鱼龙混杂,人们难免被挑动情绪,个人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往往会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那我们该如何缓解新闻事件抑郁造成的困扰呢?
1)接纳自己的感受
地震、灾害、疫情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我们能做的是改变自己的看待问题的思维和角度。同时学会接纳学会自己的感受,我们感到负能量侵入时,沮丧、失望是再正常不过的。识别自己的情绪反应,是缓解“新闻事件抑郁”的第一步。
2)主动避开信息源
你可以有意识地筛选信息,避免过度消费新闻对自己造成伤害,主动避开信息源,也可以规定自己在某个时间段浏览新闻信息,重新找回生活的主动权。
3)尝试找到内心的秩序和意义感
安排好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在书籍、电影文学作品中去探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人们遭遇负面事件是如何继续生活,继续创造的?找到自己内心的秩序感与意义感。
4)关照自己的心理健康
多多关照自己的心理健康,可以与朋友多聊聊天化解内心的苦闷,还可以使用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了解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水平。脑悦康,大脑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帮助更多人重视大脑健康,缓解抑郁情绪,你可以关注“脑悦康”公众号,进行专业的PHQ-9抑郁量表测试,帮助你评测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重获感知快乐的能力。
当今,全球化遭遇困局,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常常面临精神困境,在巨大的恐惧与不确定之中,学会投入到具体的生活之中,找到内心的秩序感,把控自己生活的节奏,让自己的存在被赋予意义感,期望在诸多不确定中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内心的稳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