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十三邀》,许知远问过很多嘉宾的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问的很多,基于过去的某一个时间段,问道:“你喜欢当时的自己么”“您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些什么呢?”“您想跟当时的自己成为朋友么?“ 陈冲看着二十岁左右的自己拍的杂志封面,观察后再开始回答;坂本龙一停顿后说可能没办法做朋友。过去的自己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有可能真的是陌生的,就像看着另一个人一样。
我也已经记不清某个阶段的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每每有些过去的片段突然显现出来,会有一段时间的尴尬,哦,自己怎么会那么傻,那么糟糕。然后又在心里开始原谅过去的那个自己。跟自己说,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今天听到一个哲学课程里提到荣格说的“自性”。他把人生分为几个关键转折点。个体意识是由懵懂逐渐走向意识觉醒和成熟的过程。作为顶点的“正午”,表面看起来如日中天,但如果人把这种取得成就和肯定当作是永远有效,一成不变的东西,紧紧抓着不放,就会陷入到日渐狭隘的境地里面。自性形成也许首先是寻找意义,塑造特征,从而形成世界观。
自性对抗迷惘,而我正在迷惘中。对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对于自己靠双手取得的财富,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于自己是否满足了父母的期待,对于自己该不该有计划的走入婚姻,对于自己靠怎样的意义活下去,对于自己该把时间分配在什么地方,对于未来自己垂垂老矣,无所可依的担忧,对于自己不够智慧的担忧。很多的疑问,很多琐碎。从何处着手开解,无从可知,唯有读书思考,增强自己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宽度和维度。
说的没错,“虚无主义”,看着微博上不停谩骂的人群,键盘侠,在这样一个信息沟通超级迅速的时代,及时性带给人们,也包括我自己,是即刻满足,我们的思想是不是越来越单一化,我们的情绪是否越来越容易被挑逗和煽动。在这样一个时代,如何自处,如何他处,有很多很多的疑问。权威的力量,公信力的力量正在崩塌,人们屈服于权利和财富,这一片土地上,将会生长出多少野蛮。
反思自我,回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