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提起老子,多数人脑中闪现出的无外乎“消极”“无为”“小国”“寡民”之类的关键词。
其实,这样盖棺定论有失偏颇,我曾经也有这样片面的认知。
近日利用闲暇时间重读《道德经》,推翻了从前对老子的固有认识,觉得很有必要在此为老子正身正名。
比如《道德经·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三句话耳熟能详,常被多数人理解为“邻国很近,彼此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之声也能够互相听到,但是大家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往来”。
这种解读不能说错误,但只是单纯字面意思,可谓生硬的直接翻译。诚然,老子是提倡小国寡民,但也是受当时经济基础和物质资料条件限制而言,又怎会任意倡导人与人之间淡漠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呢?
将这句话还原至第八十章全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本章节,老子描绘的是在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家,百姓安居乐业、和乐融融,像极了理想的乌托邦社会,没有无休无止的战争硝烟,没有纷纷扰扰的民事纷争,也没有尔虞我诈的相互倾轧,民风淳朴,顺应自然,不追求器皿、用具的先进,不苛求军事力量的强大,所希冀的只是无欲无求、安土重迁、和谐共处。
既然老子的理想社会崇尚“安其居”、“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那么“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就意有专指了,理解为老百姓彼此直到老死也不相互迁徙更恰当些,如将其简单释为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往来就有断章取义之嫌了。
况且前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在字面意思之下,暗含邻国之间和平共处、百姓之间和谐相处之意,如果后句突然再言百姓到死不相往来就显得前后矛盾了。
因此结合全章及上下语境,“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为百姓彼此直到老死也不发动战争、不相互迁徙。
这样解读才能贯通全文全章,乃至老子一生的理想,才可与他顺应自然的追求一脉相承、融会贯通。
先哲的智慧穿越时空,光耀万古,后来者理应仰视其光芒,但需得经过仔细思索、认真品读,方能领悟其中精妙,切不可仅凭字意武断解读,否则或悖离先哲之意,在南辕北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解读先贤先哲,应深入品读,谨慎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