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做书评了,享受这种“看过就好”的酣畅,让氤氲其中的各种情绪随风吹散去,有一种飘忽,怅然的淡淡忧伤感。
时间一久,忧伤沉淀又觉得有些失落了。
比如黑塞。
为什么会拿起《黑塞故事集》已经记不清了。
自己对选书这件事始终抱持着一种神秘主义的敬畏感,自己和书似乎是相互奔赴的。
总觉得遇见一本好书,就像遇见一位值得交往的朋友——冥冥之中受着些什么不能言说的神秘力量的吸引,一旦翻开书页,灵魂就跟着进入了创作者用文字布下的结界;待到合上书的尾页,幡然醒悟那一瞬,你抽身回来,然而却没办法全身而退了,你的一部分的灵魂被抽离,已经跟着书页合上的那个瞬间,被永久封印在结界之中,成为了这本书的一部分;抑或是,书中张开的结界变成了你自己的一部分。
当你脱离文字结界之外,你那个置身其中的自己的一部分灵魂却将永远留下,无法脱离,于是,你必须以第三者的视角来回望,那些在书中曾历过的劫,走过的路。
你不能一直留在书里,不愿弃读,还要做书评,就必须要回到第三视角,去看待整本书,回忆从书中走过的每一个自己,去采集那些零星感受。
读黑塞,好玩的地方在于,阅读的时候被紧紧抓住,有些宏大的,来自遥远处翻滚而来的情绪,似乎来自几百年前...或是成千上万年前......或是自人类创世之初的久远的过去,那些情绪滚滚而来,在胸中翻涌,挑拨着泪水不时溢满眼眶,却不会流出,一时间竟让自己不知所措,又感到无比安顿.......
一口气读完全部故事,喜欢的不行,捧着书页来回摩挲翻看,想回头来做些经典句段的摘抄,谁知那些磅礴之境却好像失落的乐园一样,再寻不到踪迹了。
如此这样,就这更让人觉得有趣了。
“想你了”是一句多么好听的话,是那么温柔、又感伤、又失落、又温暖......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