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上头成本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之前作者说没有风落的利润,上头成本呢?
上头成本是一项租值或准租值,只要企业不关闭,生产或不生产都存在。
怎么衡量租值?
我们于是要把整个问题倒转来看:不是先有租值,然后将这摊分,而是把每种产品所能赚取到的、高于直接成本的那部分加起来而成租值。
企业的市值,是预期的川流租值以利率折为现值,减除那些在合约上不生产也要承担的负债现值。这就是企业的资产净值(equity)了。
也就是说:
上头成本是先让市场厘定每种产品之价,减除有关的直接成本,然后加起来的租值。
题眼在于“市场厘定” —— 如何厘定呢?
上头成本是先由市场在不同产品上摊分然后组合的租值。
因为意图参与竞争的人,要入局,也需要作类同的投资,市场是维护者已经入局的投资者的租值。
因此,市场是枢纽,是所有的转换、变现:
换言之,上头成本是由市场厘定,由市场维护,由市场摊分。
市场的核心作用,可以稍微展开一下:
-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进入任何一个市场,都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比如营业执照、监管的审查等
- 而如果代价过高,比如成为了有限的牌照,那么
- 显而易见,市场一定是在维护着已经入局的人的租值了
- 这租值,表面上是牌照的租值,但实际上是排除了进入之后的收割
- 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与需求方的博弈,决定了价值 —— 一定要注意,价值是主观的
- 这主观的判断,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市价,就进行了厘定
- 所谓摊分,是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在不同的是市场细分、产品细分之间的分配了
这里讲清楚了市场的摊分 —— 问题来了:
- 会计角度的分摊,真的一点道理没有么?
- 历史成本,真的一点作用也没有么?
- 那,会计这门学科,是不是可以抛弃了?
作者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未投资生产前没有上头成本,所有成本都是直接的。
投资与否的决策,是按照预期产量的平均成本与预期的市价相比。
这是说:
- 一天一天的经营决策,确实可以不考虑历史成本;但是
- 而其投资与否的决策,是通过假设驱动的NPV来进行衡量。
投资生产后呢?
投资生产后,投资成了历史,非成本也。
如果投资生产前的预期与事后的一致, 指定了量,算进租值其平均成本前、后相同,但事前与事后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不同的,因为历史成本不是成本,而上头成本的租值由市场竞争厘定。
这里有一点不同的理解:
- 如果从整体投资的角度来看,将整个投资视作一项“产品”,那就没有历史成本 —— 这里的时间维度也不同了
- 所以,会计这么学科的视角,是从“公司”角度讲故事 —— 没有从每个投资的角度讲故事,不然也可以是个很好的经济学镜像对象
- 从稍微短一些的时间维度,投资前后成本曲线会有不一致
所以:
(二)投资下注前的预期平均成本曲线往往会以量增而下降,因为要算进庞大的入局投资。
开始经营后的成本曲线只能以直接成本算,很容易是碗形的。
第二点是来自于学习曲线等 —— 前文说过了。
而如果只看整个投资,其预期与现实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三)如果一个生产行业的需求稳定,而大家投资生产的预期准确无误,物尽其用,那么在均衡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会与组织的折现相若。
下了注后,覆水难收的历史投资,其回报是靠上头成本的租值收入。
这里是说,NPV折现之后:
- 如果预期的准,租值收入等于历史成本,没有“风落盈利”是也
- 或者说,赚取了市场利率水平的回报
- 超额利润,一定是存在其他的租值没发现
而这上头成本的租值,其高低起伏:
除了需求变动与直接成本变动的因素外,主要是其他还未参与的可能竞争者的入局投资成本。
市场维护租值,之前已经讲过了,不重复。
在竞争格局已定的情况下,生产期间的波动,如何处理呢?
(四)如果生产有季节性的波动,时而生产用尽所能(满负荷,full capacity),时而生产力闲置,那么产品的价格的厘定,大致上有两种。
其一是生产企业与顾客有长期合约的安排。。。产品价格好些时不会因季节的波动而波动。
一个不是常客的光顾,产品的价格就会按季节的波动而波动了。
这个。。。市场如果竞争充分,估计也没法波动,只能是price taker —— 好,不吹毛求疵。
最后一个是不同企业间的负荷差异:
(五)如果在同一行业之内,某些企业满负荷,而另一些有闲置,那么一位顾客因为讯息不足而跑到满负荷的企业订货议价,或一家企业不能应付过大的订单,又或要赶工,其价回事有闲置之价多加一点交易费用。
为什么?
这是因为“接单”的满负荷企业会把自己不能应付的订货发出去给有闲置的同行生产。
这是要说渠道,也就是信息费用了 —— 而按照作者的解读,这带来了三点含意:
其一是企业的大小无从界定。
其二,为了便利行内发来发去,同行者喜欢集中在一起(当然,集中还有其他原因)。
其三,上头成本的租值厘定,不应该从单一家企业看。闲置的生产力,不管是哪家的,对整个行业都有影响。
以上基本就是作者的分析了;后面还有一个总结复述,意思一致,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