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透,为效果助力——第十一次约练》
这次和林老师,朱老师约练。深深感受到了“聊透”的力量。我是来访者,朱老师是咨询师,林老师做观察员。是体验更是见习。
咨询师摒弃问题导向的问话,而是以解决导向的问话,始终贴着来访者,聊我愿意聊的,有时候我可能会聊的比较多比较远,咨询师不急不躁,稳稳地陪伴。
认真倾听我的叙述,之后,用来访者自己的话进行概述或或摘要,用启发性问句引发来访者思考:“当家长和孩子都不再有意识地关注事件了,孩子反而能平了。”“那,接下来和孩子的相处会给您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呢?”
当我谈到孩子的种种对抗与沉默给我带来的无助与无力感时,朱老师运用了反转带入法提问:假如你是孩子,此刻你希望家长怎样对待你?这一问,一下子把我拉倒了孩童时期,想起自己做为孩子的内心需求,猛然间体会到了孩子那时那刻的感受,平添了许多对孩子的理解。
在我有所感触时,咨询师及时运用假设问句进行引导:假如时光倒流,我们重新回到那件事中,您会怎么去处理呢?
是啊,我该怎么去处理呢?思考问话,脑补经过,我似乎有了头绪。咨询师感受到了我的情绪变化,适时提出接下来的一小步的行动:“接下来您可以做到的一点点是什么呢?“还有呢?还有呢?同时,引领我想象与孩子相见时刻的具体细节,怎么说,怎么交流,还及时地问我:此时此刻,你不想跟孩子有个拥抱吗?一下子,我的眼泪又来了……
最后咨询师用评量问句来验证咨询前后纠结焦虑情绪的改善程度。
这场咨询如和煦的春风,如润物无声的春雨,看似没有做什么,却给来访者以极大的力量和能量。
几句话:1.咨询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倾听来龙去脉,关注正向。力量一点点集聚。
2.不把咨询当咨询,关注这个人,关注到他身上的资源。
3.落实一小步行动时,做到场景具体化,愿景细节化。
感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