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有病好不了。说到原因,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归根结底,病根只有一个。可能别人不知道,但您自己最清楚,因为它跟您的“心”有关。
比如说,一个人为什么会得胃溃疡?直接点说,是因为胃那个地方没有新鲜血液,又老有浊气在冲撞它。时间一长,胃黏膜就受到了严重损害,然后感染细菌病毒。这时候,如果我们先把浊气排掉,再引来新鲜血液,胃的溃疡面就能很快修复,因为新鲜血液本是最好的修复工具。因此,我们可以说,浊气是造成胃溃疡的主要原因。
可是胃里的浊气是从哪来的?从胆上来的。胆的浊气又是从哪来的?胆不是单一的通道,它是跟肝连着的,浊气就是从肝那儿来的。本来,肝产生了浊气,可以通过小肠以屁的形式排出去,可是下面堵住了,它就只能往上走,最终在胃那儿撞击胃壁。
可肝为什么会产生浊气?一个人要是老看什么东西不顺眼就会生气,日积月累,体内就产生了大量浊气,导致新鲜血液无法快速、顺利地流动。说到底,这不还是心理上的原因吗?
其实,不止是生气,只要我们有情绪被压抑,体内就会产生一股浊气。慢慢地,浊气越来越多,就把正常的血流堵住了,形成瘀血,最后变成肿块。
2007年的时候,国内引进了美国的一本畅销书,叫《病由心生》。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内科医生,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总结出一个规律,说人将近80%的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20%左右的病是因为细菌感染等外来因素所导致。这和《黄帝内经》把“疾”和“病”区分开来是一个意思。咱们老祖宗在25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点,如今也得到了西方现代医学的证明。
所以说,《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两千多年前的古书,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定它的思想也是陈旧的。事实上,《黄帝内经》里的很多思想还是全新的,甚至是非常时尚的。只要怀着一颗诚恳、认真的心,我们就能从老祖宗那里挖到很多宝藏。
但是我们如果直接说胃溃疡的病根就是你的心,问题就出在你的心理情绪上,比如总埋怨人什么的,许多人就理解不了。但事实就是如此,甭管你哪个脏器受到损伤了,都跟情绪有关,比如说恐伤肾,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但是最终伤的还会是心。打个比方说,心是一国之君,不管是军队打败仗了,还是粮库着火了,还是社会治安不好,虽然有直接的负责人,但都因国君而起,又最终反映到国君那里去。
人的病根一般可归结为人体内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但人们最容易忽略、最不容易找到、也是最难解决的病根却是由心产生的种种不良情绪。这才是万病的根源、病根的病根。所以,人所有的病本质上都是心病。
既然人所有的病皆由失调的七情六欲所引起,这时,就会有人想:“人要想没病!是不是只有减少欲望,平平淡淡才能保证身体好啊?”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人的六欲——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人正常的感官,我们为什么要过分地压制它们呢?什么样的人才叫有血有肉?七情六欲俱足的人才是。
“慾”字是左边一个“谷”、右边一个“欠”字,底下还有一个“心”。心里面想着吃饭(谷)和睡觉(欠)这两件重要的事,就是欲。
此外,七情只是人在应对外部环境时做出的本能反应,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或许有人会说:“惊恐总不是好的情绪,总不会对人没有什么伤害吧?”其实,若是没有惊恐的警示,又哪来的从容镇定呢?一种情绪从这个角度看好像不大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就成了优点。
没有哪一个人是天生的清心寡欲。一个人清心寡欲,都是用后天的意志和理念压抑着的。一般来说,这种压抑的状态都不会长久,因为人在压抑的时候会产生一股怨气和一种潜在的抵触心理,因为它不符合人性,不会照着本心走。虽然一个人心理上是压抑着的,但他的生理却不会轻易地听从意志的支配,两者一冲突,必然对身体产生伤害。
一般人骂人会说:“你这个人有病!”但是没人会这么说:“你这个人有胃病!”“你这个人肝不好!”“你有肺病!”实际上,我们说一个人“有病”,指的就是他的不良情绪太多,他的心出了问题。
我们需要再次明确的是,“疾”和“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外来的,一个是内在的。想要除“疾”,你用外在的方法就行了,但是想要去“病”,你就得用内化的方法,尽量把心里面的绳扣解开。也就是说,你想要治万病,最关键的就是找到解心病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