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十二条🌻实践✅设立目标的方法

设立目标的方法

1.俯瞰倒推

明确描绘企业未来的理想状态(目标),由此倒推本年的经营计划,就是“俯瞰倒推”。制订目标计划时,我们决不能单纯在现有基础上叠加。这种方式通常是指每年制订计划,然后在此基础上预估5年、10年、20年后发展的结果。

当京瓷还是一个中小企业时,我的老师稻盛和夫先生就极度认真地向员工讲述,京瓷要成为“原町第一”“西京第一”“中京区第一”“京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企业。然而,实际上通常他只制订一年的经营计划,他为京瓷制订中长期计划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事,但他的年度计划制订得极为细致周详。

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第一条),畅想企业的未来,明确描绘目标,然后朝着看似“遥远”的目标,仔细思考今年的行动。我想,这一定会令人热血沸腾。

让我们真切地体验“理想”和“梦想”是如何转化为“计划”的,又是怎样一步步从“目标”变为“现实”的。

2.用“因果法则”看待目标

打个比方,假设我们制订下一年度的计划,目标定为利润达到6亿日元,比去年增加20%,毛利率与去年相同为30%,费用持平,结果是“经常利润”增加3000万日元。可是,这只是单纯的计划数字,是我们对未来结果的预估。

此时,我们需要运用“因果法则”。

没有“因”便没有“果”。为了实现“结果”数字,就必须在“原因”上下功夫。

为了增长20%的销售额,企业需要增加哪些部门和产品?要怎么增加,增加多少?要增加哪些类型的顾客?怎么增加,增加多少?反之是否需要放弃一些产品或顾客?

每个部门、产品的毛利是多少?是否能保持30%的毛利率不变?

费用真的能保持不变吗?是否还可以减少?每个费用科目是否都已经被仔细琢磨过?

谁对以上问题负责?负责到什么时候?打算怎么操作?

只有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个个具体体现在计划书上,“因”和“果”才能实现对等。

3.悲观地计划

稻盛和夫老师告诉我们,要悲观地计划,预设一切可能出现的变故,然后仔细思考对策,直到“结果变成彩色图像”,呈现在我们眼前。

话虽这么说,但几乎没有经营者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请你至少尝试写出10个需要改进的地方,无论它是什么。如果你想不出来,那么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会计。

1)创造销售,维持销售;

2)提升、保持毛利率(到最大值);

3)其他:削减经费(固定费用)等。

(2)业务。

1)与竞争对手相比,在品质、技术、工期、价格、服务上取得优势;

2)在细分领域占据第一;

3)付出不亚于竞争对手的努力,诸如此类。

(3)员工。

1)薪酬是否满意;

2)未来工作是否稳定;

3)公司氛围是否良好;

4)是否有升职加薪的空间;

5)是否能在工作中得到成长;

6)是否能为世人和社会发挥作用等。

请放心,你一定能找出10个需要改进的问题。

4.如何思考“利润目标”

首先,利润分很多种类型,这里的“利润”指的是“经常利润”。

如下,“经常利润”是指除去利息等非营收成本后得出的利润。从“经常利润”中减去董事退休金、灾害损失等在本年度发生的特别损失,就得出“税前利润”。如果没有特别损失,“经常利润”就等于“税前利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