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心理学》笔记1:思维模式决定股票交易盈利的概率

漫漫熊市是读书的好时机,《交易心理学》以股票投资赢家为蓝本,剖析赢家思维模式的特点,建立关键点,让普通者习得这门投资技术。这里的赢家指的是久赚不输者。

作者认为,赢家具有三位一体的交易策略,也就是交易心理学专家范K.撒普(Van K. Tharp)归纳的三要素:

(1)心理要素(个人心理)

(2)自我管理要素(资金管理)

(3)决策要素(交易方法)

这里我们主要谈谈第(1)点——个人心理。

1、人们在“显意识”里控制感情,却在“潜意识”里暴露感情,用“潜意识”完成危机时候的投资决策

在显意识里,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并且对于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能够进行合乎逻辑的选择和理性的判断。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显意识深处,过去经历的一些事情和当时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经过潜意识解释后形成一种记忆。然后这些记忆再被细分成数百万的种类。最终由潜意识保存起来,这个记忆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些记忆不会去区分现实和想象,也不对当时怀有的感情进行批判和分析,它只是单纯地被储存起来而已。我们内心大约90%的部分属于潜意识!

在交易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潜意识的作用而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投资家根据交易信号开始交易,股票行情与预测完全不同,很多投资者会受到极大打击,认为“投资惨重”而阵脚大乱,这时候,“遵守交易规则或交易信号”的显意识会隐藏起来,然而,“造成巨大损失的话太丢人了”“在交易中输掉的话很不甘心”“害怕失败”这些潜意识就开始发挥作用。所以喝多投资者才会“违反交易规则,一直不抛售股票”。

这让我想起前期数字货币在下跌阶段没有抛售,不过我感觉我还是遵守了交易规则,而我的交易规则是“坚决握住不抛售”,一如之前社群号召的“打死也不卖EOS”。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规则也是对的,而我的潜意识是“说到就要做到”、“李老师说的,握得住才是真本事。”


2、赢家心理模式的塑造,最先需要做到自我认知,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探索自我认知,作者提出了用提问的方法,探究出自己进行股票交易的真实想法。我们进行股票讲义会有6种“感情欲望”:

(1)安稳的欲望=希望获得安心感

(2)自由的欲望=希望获得刺激感

(3)爱的欲望=希望获得爱和信赖

(4)重要感的欲望=希望获得认同,成为有价值的存在

(5)成长的欲望=希望超越现在的自己

(6)贡献的欲望=希望能够有所贡献

比如,对于“赚了钱,我想辞掉现在的工作”这个愿望,归根结底分析:

“为什么赚了钱就想辞掉工作呢?”

“赚了钱,辞掉工作能得到什么呢?”

。。。。。

“赚到钱,想要从为生计而奔波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所以,被提问者其实追求的是一种“想要被解放出来=自由”的愿望。

3、目标设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赢家的思维模式。

作者通过向赢家询问一系列详细的问题,描绘出赢家对于思考一些问题的方法,而我们需要做的是确定理想的模式。

我们需要在精神健康、身体健康、感情、经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性格等方面建立理想模式。

大脑有一种机能,那就是如果我们准确地设定好自己现在的位置和将要到达的目的地的话,大脑会自动地发挥指导作用引领我们。我们可以想象达到理想状态后自己的情况,想象某系体验和实际体验时我们大脑使用的是同一条神经通路。

以上是《交易心理学》1-3章内容,在三位一体的投资策略来看,主要是心里素质这一方面,后续我们再来看资金管理、交易方法这两项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投资心理学 原书第5版 [美]John R. Nofsinger著,郑磊译 目录 第1章 心理学与金融第2章 过度...
    廖少少阅读 9,514评论 0 16
  • 《没有目的地的返程票》 “什么时候回去” “不知道,只管来,没想过回去,” “来的时候没买票吗?” “没买,...
    又见夜明阅读 1,924评论 0 4
  • 喜欢一个人的旅行,喜欢一个人出去偶遇,喜欢在火车上的邂逅,虽可能只是一面,遇见也是缘。遇见,是一个很美好的词,不管...
    熙晗煜阅读 3,169评论 0 1
  • 前面两篇写了“学什么”、“怎么学”。也就是批判性习得作者的“真知识”。可是常常有这样的疑惑,知道做不到,往往知行不...
    beau远方阅读 2,849评论 0 3
  • 最近幼儿园要举行讲故事比赛,对于表达能力有限的骁哥来说,真是个噩耗,对我们这样的家长来说,辅导他更是艰难活儿...
    佘_冬冬阅读 1,826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