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7·12晋商鼻祖——猗顿!

第12章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执:会意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左边是一个刑具(㚔,或作幸,读作niè),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丮,读作jǐ)。

      㚔丮结合,指人的双手被刑具所固定,或连头颈一起使用刑具束缚。表示“捕捉犯罪的人”,本义为拘捕。如《礼·檀弓》:“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又如《孟子》:“执之而已。”

      由本义引申指握着,拿着,如:执笔。又引申指掌管、从事、施行。如:执行、执业。

      又假借指坚持己见,如:固执。还假借指凭证,如:执照。

      金文字形渐趋讹断或有加繁。将那个伸出手的人形,与被当作手铐的“㚔(幸)”字分开,这样便失去了象形字的特点。

      简化的“执”来源于草书,将左边的刑具变成了“扌”,不见了刑具锁手的情景。

      执也指守、持,如《书·大禹谟》:“允执厥中。”

      父之友曰执友。如《礼·曲礼》:“见父之执,不问不敢对。”

鞭:驱也,形声字,从革,便声。革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就像一张拉平后的动物皮的俯视图,革的原义就是去毛后的兽皮。后延伸指去除、免去、变更、军力等意,如《战国策·秦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革和便结合,指驱使牲畜的用具、用鞭子抽打等。如《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又如《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

      鞭也泛指所有的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如:教鞭。《乐府诗集·木兰诗》:“北市买长鞭。”唐·李白《赠友人》:“骏马不劳鞭。”

      鞭也泛指所有的鞭打、驱赶,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

    鞭也指一种兵器,主要是一种由金属或皮革制成,短兵器械的一种,其由来与锏相同。

      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

      鞭也指动物的阴茎。如牛鞭、狗鞭等。鞭也指编连成串的爆竹:如鞭炮、小鞭等。

      鞭也指古代官刑名之一,是以鞭抽打的薄刑。

      执鞭之士意为:古代于拿皮鞭为达官贵人开道或为市场守门的人,代指做下等差事的人。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可以求得,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才能求得,那我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做事。”

      本文充分体现了孔子的财富观:追求财富并不可耻,但一定要合于道义,不然宁可贫穷,他曾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曾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不能用财富来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富可敌国的子贡和一贫如洗的颜回和原宪,孔子同样对待。

    孔子提倡“志于道”,财富不必强求,穷人应该“贫而乐”,富人应该“富而有礼”!与人交际应该不卑不亢,淡定从容。《诗经》有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孔子曾表扬子路:“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本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布衣富豪——猗顿

      南宋“史学三裴”之一的裴骃编著的《史记集解》曾引孔子八世孙孔鲋的《孔丛子》说:猗顿原籍鲁国,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饥寒交迫,艰难地生活着。

      正当他为生计一筹莫展的时候,听说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在助越灭吴、辅成霸业后,便弃官经商,将富国之策用于治家,遂辗转至当时“天下之中”的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治产积居,与时逐”,19年间获金巨万,遂成大富,因号陶朱公。

      穷则思变,猗顿试着前去请教。陶朱公十分同情他,便授与秘方:“子欲速富,当畜五牸(zì)。”牸泛指雌性牲畜。

      陶朱公根据猗顿当时十分贫寒、没有资本、无法经营其他行业的实际情况,让他先畜养少数牛羊,浙渐繁衍壮大,日久遂可致富。这对于猗顿来说,确是一个切合实际的致富办法。

      于是,猗顿按照陶朱公的指示,迁徙西河,在猗氏(今山西临猗县境内)南部畜牧牛羊。

      当时,那里的气候不同于现在,土壤潮湿,草原广阔,尤其是猗氏县南 20里处,为一片面积很大的低洼地区,水草丰美,景色宜人,是畜牧的理想场所。猗顿最初就在这里放牧(史载该地明清时尚存有猗顿宅和猗顿墓)。

      由于猗顿辛勤经营,畜牧规模日渐扩大, “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zī)拟王公,驰名天下。”

      因起家于猗氏,遂号猗顿。致富后的猗顿为了表达对陶朱公的感恩之情,在今临猗县王寮村修建了陶朱公庙。

      猗顿为当时晋南一带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以牛羊而致富的过程,也为他积累了一定的商业经验。

      在经营畜牧业的同时,猗顿已注意到位于猗氏之南的河东池盐。他在贩卖牛羊时,顺便用牲畜驮运一些池盐,连同牲畜一起卖掉。

      在此过程中,他认识到贩运池盐是一条获利更大的致富途径。于是,他在靠畜牧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后,便着意开发河东池盐,从事池盐生产和贸易,成为—个手工业者兼商人。

      战国时代山林川泽之利的开发,虽然为官府控制,但官府不直接经营,而是用抽取十分之三税的办法让“民”去经营,但这种“民”决不是一般的手工业者,而是一种有钱有势的豪民。

      因为这种开发需要大量的投资,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正如《盐铁论·禁耕》所说: “非豪民不能通其利”。猗顿即属于豪民,因此才有力量去开发河东池盐,而直接生产者当是依附于他的贫民、雇工等。

      雍正《敕修河东盐法志》卷一说:河东池盐为“池水浇晒之盐,可直接食用。不须涑治,自成颗粒。”即将池水浇在地上,风吹日晒后即可成为颗粒状食盐,不需要煮炼。

      因此,《左传·成公六年》中称其为“国之宝”。正因为河东池盐为天然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猗顿便不断扩大池盐的生产与销售规模,使他成为当时中原著名的大富豪。

        据说,猗顿为了更加有效地经营池盐,加快贩运速度,还试行改变驴驮车运的落后的运输方式,欲以舟运,开凿了山西地区第一条人工运河。

      据乾隆《临晋县志》卷六记载,这条运河从河东盐池起,通于五姓湖,又从五姓湖至蒲坂(今山西永济市)之孟明桥入黄河,遥遥百里左右(这基本是后魏时永丰渠的路线),只是因黄河泥沙淤塞渠口,未能使用。

      关于猗顿开凿运河,也是保护池盐的需要,因为河东池盐最忌客水(外来之水)侵入,破坏池盐生产。

      运渠可以引走客水,保护盐池。此后永丰渠的开凿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从地形上看,这一带地势平坦,无山石阻隔,工程难度不大。

      从生产力水平考虑,当时铁制工具已广泛使用,大大增强了人们开发水利的能力,春秋时吴国开凿的邗沟、战国初期魏国邱地开凿的12条引漳水渠、魏惠王时开凿的鸿沟等足以证明猗顿时已有能力开凿那条运河。

      从财力上讲,猗顿当时己富可敌国,有力量兴修运渠。

    《尸子·治天下篇》说:“智之道,莫如因贤。譬之相马而借伯乐也,相玉而借猗顿也,亦必不过矣。”

      《淮南子·氾论训》也说:“玉工眩玉之似碧卢(一种美玉)者,唯猗顿不失其情。”猗顿对珠宝有着相当高的鉴赏能力,以致可以与伯乐相马相提并沦。

      由此可以推测,猗顿在经营池盐的同时,可能还兼以贩卖珠宝,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猗顿通过多方经营,终成倾国巨富,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韩非子·解老篇》:“夫齐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说明猗顿之富已超过陶朱公,并可与王势并提。

        猗顿对在山西商业发展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他是山西地区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大手工业者和大商人,是山西经济史上的重要人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30,431评论 6 54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637评论 3 42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8,555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900评论 1 31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629评论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976评论 1 32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976评论 3 44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139评论 0 29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686评论 1 33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411评论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641评论 1 37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820评论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3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7评论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362评论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604评论 2 38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