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说“你要学着自己强大”,并在她的书中写到:“强”本意说的是一枚虫,“虫”指代的是单一的卑微生命,不过若这小虫把体内的精神弘扬出来,就构成了坚强雄厚的力量。这个字蕴含的能量,让人心意难平。“强”字像个微电影,描绘了一条卑微小虫的奋斗史。这多么像极了每个小人物的写照:修炼一颗强大的心脏,在苍凉的人世间,奋力地的前行,不停地追逐向上成长。
关于成长,似乎有说不尽的话题。它是每个人在生命不同阶段中都要不断跋涉的课题,亦是喜忧参半且不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你必须要学会一个人走,一个人承担,一个人体会,一个人突破的生命过程。“喜”时它能带给人惊喜和欣慰,曙光与希望;“忧”时亦能让你在黑夜中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梦中踌躇千百回,只为换来豁达后的莞尔一笑。”
每个人或许都见过成长温和而强有力的一面,也大多见过它蓬头垢面,甚至抓狂发疯的一面。如何抵御成长期的苦痛,向着它光明的一面出发,是摆在一些青年人面前的考验。大凡取得卓耀成就的人,也从来不是一路坦途走过来的,有着各自的曲折与磨砺。
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被老师从学校赶出后,离开了家乡,加入了红军,期间经历了不少的磨难,但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种种困难,最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即便后来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右腿变成残废,脊椎骨的暗伤也越来越严重,直至最后瘫痪。他也并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开始了他艰难的写作生涯,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苹果之父”乔布斯深藏着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的记忆伤痕,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将无法控制自己出生命运的痛苦,表现为强势有力地控制自己的产品、员工和友人的方式。后来一度被赶出苹果公司的他,开始更多的时间寻找生父母。在洛杉矶他找到了生母,还发现他有个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在见面中他改变了生母有意遗弃自己的看法,更多理解了她在当时承受的痛苦和无助。他也由此消解了对生母的怨恨,和妹妹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被遗弃的记忆很大程度上被化解了,他对待他人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友善。
这两个故事,或许都说明了痛苦与成长的相互交织,以及痛苦之于成长的蜕变意义。痛苦或许来自外界,或许来自内在,我们会无法绕开而深陷其中,这时,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成熟,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成长,才能真正有效地处理痛苦。它需要我们勇敢地直面引起痛苦的情绪和事情,不惧怕且诚实地面对和理解它的全部,去赤裸裸地感受它对自我的撕裂和伤害,在过程中不断领悟真理、强大内心、重塑自我。
马斯洛曾经这样评价他心目中成熟的自我(自我实现的人):他们能够自主地思考、感受行动,展现出真正的才华和自信;他们能够处理问题,而不是单纯回避问题;解决问题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但问题是外在于他们的;他们赋予自己艰巨的人生使命,但不时收获成就的愉悦感和意义感。
达到这样成熟的自我,痛苦是痛苦也就不再是痛苦,它只是我们路途上的遇到的“陡坡”,哪怕伴有伤痛与泪水,也不足以掀起人生的衅风血雨。
正如铁“只有贯穿熊熊烈火的冶炼才能百变成钢。”在成长路上的苦痛中,直面、迎接、奋起、坚持、努力,才能博出新的局面。就让我们像鹰一样张开双翅吧,哪怕暂时飞不起来,但只要风起,就有飞翔的力量!
文|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