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年味

时间太快,又一年春节不知不觉降临我们身边;对于春节,绝大多数人都不再期盼;除了远在他乡工作和打工的人因为想家,不辞辛劳、不远千里赶回老家与亲人团聚这种形式之外,过年已不再赋予人们太多的向往和享受,因为现在春节的年味与过去相比,已渐渐淡化,与过去那种相比的气氛已经没有了。

原来的老家

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很早开始,就掰着指头数日子了,好像过年是一个遥远的、很难到达的目的地。我记忆中的年味大约是从传统意义上的小年开始的。

送灶王爷


不复存在的村庄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西天汇报一年来在凡间工作情况的日子。据说这位灶王爷,有时候爱胡说八道,会打小报告。人们在这一天做糖饼,为了黏住他的嘴,要辞灶,要供奉灶王爷的。老家有“官三民四乞丐五”的说法,我记得母亲和我说,我们不是官,也不是乞丐,就是民。所以,我们送行灶王爷的日子就选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四。记得小时候每年这一天的晚饭前,母亲总要把第一个烙好的糖饼供奉给灶王爷。送走了灶王爷,接下来的日子,母亲就是最繁忙的人了,先是头上罩着一块毛巾,竹竿绑上笤帚打扫屋子、屋顶的蜘蛛网。所有的屋子都要彻底清扫一遍。然后就是赶集、蒸馍、炸丸子、置办年货…..那时候,家庭虽不富有,但年过的总是美美的、甜丝丝的。

扫尘

年三十晚开始,村庄里每家每户就开始放鞭炮了,一直延续到初一早上,“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绵绵延延地响一整夜,那一夜,童年的我们通常兴奋得睡不着,初一早上走出去的第一件事就是捡“哑炮”。

原来的老家

永远的老家

那时候,家家户户门口的地上满是爆竹的红纸片,徒增几分喜庆的色彩。

初一早上

而现在年味逐渐淡化及远去,农村相互串门的少了,大都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百无聊赖,淡无兴趣;稍微热闹一点的场面,可能就只有一些年轻人聚在一起打几天牌、顺带来点“彩头”。现在“跳财神”、“玩麒麟”、玩花船、唱花灯的也几乎绝迹,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跟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过年,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相聚日子,没有谁再指望过年给人太多的兴奋与激动;要让过去的年味重回人间,唤回那种浓浓的年味,看来很难了,也不可能了。同时,我也不知道,未来几十年或我们后代的后代还是否时兴过年,现在真的还很预料。

过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