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创造心流,做难而正确的事

 最近看的3本书,对生活、工作有更深的领悟,有必要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能有收获。

《被讨厌的勇气》、《详谈:左晖》、《心流》

《被讨厌的勇气》 

在工作、生活中,你是否喜欢自己?你是否有比较的心理,例如为什么那个同学(同事)怎么混的那么好,家里的哪个亲戚比你赚的多,期待各方的认可。你心中是怎么看待的?是不是汇总成这么一个表达式:我要是有XXX条件,也能做YYY。

《被讨厌的勇气》里面是对上述内容的回应,它把人的关系分成两类,一种是横向关系,大家都是平等的;另一种是纵向关系,有上下级,或者谁更好。而往往人最后只会有一种关系,所以长期在纵向关系中,也会用纵向关系来对待原本的横向关系,例如同学、朋友。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行为的目标: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支持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我有能力”的意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对待被给予的。

《心流》

你会不会有这种感受,不愿上班。但放假的时候,也很无聊。心流是一种意识沉浸的形式,例如你看书、玩游戏,一下午一晃就过去了,时间好像过得很快,说明你沉浸在心流中。精神熵表示意识的规律度,增高表示意识越混乱,在心流中,意识集中而且规律,精神熵小。

如何创造心流呢?1. 明确的目标;2. 对当前技能有一定挑战 3. 及时的反馈 。所以在放假的时候,如果只是被动的看电视、做一些难度小的事情,很可能会感觉无聊。

《详谈:左晖》

做难而正确的事。

认识你自己

前2本书是从主观、自我认知,来解决如何和社会、和自己相处,算是自我认知学的范畴;最后一本是对左晖的访谈,他对事物认知的一种理解。1. 从人的一生的角度来看,做难而正确的事;2. 而什么是难而正确的事?能够有他者贡献 3. 怎么做呢?接纳自己、创造心流。具体到工作、生活上,都是一样,例如生活中,节假日学习马术、学习钢琴,不只是简单体验,还需要逐步进阶;工作中也一样。

作为工科毕业的我,读书期间,学校更多教的是技能,很少涉及到认识我自己的学习。而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技能,而是因为人的意识,人对自己、对社会的事物看待角度不同,才有独一无二的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