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荆棘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无论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教育别人的孩子,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呢?是为他包办好一切,还是让他们自由发展呢?
今天阅读常生龙老师的《从普通到卓越》之“渔王的儿子”,让我找到了答案。
渔网技术高超,有充足的打鱼经验,希望把自己毕生所学本领都教给孩子,让他们不要走弯路。而孩子们却并不能领会其中的奥秘,这让他很苦恼。路人告诉他:你只传授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他们教训,一语中的。
作为家长和老师,同样有渔王的心理,认为把孩子的一切都设计好,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学习生活,却并没有想到他们自己去思考了没有,我们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而要设法让他们去觉醒,发现自己身上的对于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他们主动去探索,哪怕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也会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而如果家长或者教师总代替学生思考,孩子会陷入不敢越雷池一步状态,丧失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这同时对于我自己的人生来说,也具有教育意义,我曾经认为懂得很多道理或者受到智者点拨,才能人生不犯错误,并觉得自己所经历的都是认知不足导致而愧疚,现在我觉得不必如此想,正因为经历了那些挫折,才会走向成熟或者成功。
人生的路没有经验和教训,又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呢? 同样如此,我们应该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让他们独立经历失败并面对现实,最终从荆棘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最终,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过一种幸福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