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17篇
降低期待:命运一定钟爱那些愿意慢慢变好的人
最初就是这样做成一件事的:在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时,我们能毫不着急、毫不畏惧、毫不气馁,始终欢快地往前走,并且最终成功了。长大以后,我们却总是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进入一个新领域时遭遇焦虑和失败。因为我们总是想要太多、急于求成、害怕被嘲笑,遇到打击就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好,于是没走几步就停下了。
儿时的两个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只做刚需之事;二是没有期待之心。关注自己当下的点滴进步和喜悦,在时间的加持下,最终掌握了诸如走路、说话这样的全新技能。如果我们能主动回归幼时的自己,回归那种允许自己慢慢变好的状态,那我们依旧可以从容地做成任何想做的事情。
主动降低期待,是欢快行动的窍门:觉察一下自己的焦虑情绪,无非就是自己当下的期待超出了实际能力。而且这些原因都可以被归结为“数量”和“难度”两种类型。“数量”:很多人都是同时想要很多,才导致自己心神不安、无法专注工作或学习。需要主动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安静下来,专注于眼前最重要的事情。“难度”:很多人无法成事都是因为忍受不了最初阶段的笨拙和失败。急于求成是人的天性,为什么才几天时间,我就想要突飞猛进呢?为什么不允许自己反复失败呢?为什么不能用更长的时间去掌握呢?
技能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大脑中相关神经元产生连接并形成强关联的过程。只要持续练习,这些连接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一张高效的网络,使自己在某天开始加速并突破。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降低期待,允许自己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允许自己在开始的时候进步缓慢,甚至反复失败,允许自己花更长的时间去练习,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情。
主动降低期待,是长久幸福的秘诀:对于外部的人际、婚姻、生活、成功等场景,主动降低期待同样是我们获取幸福的秘诀。对越亲密的人,我们的期待往往越高,要求也越苛刻,因为我们总是希望他们更好,容不得一点错误。但这种期待往往让我们变得不够幸福,经常会被一点小事弄得鸡飞狗跳,导致不必要的情绪消耗和波动。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成功,也应该时刻保持觉察,时常对不断上调的心理期待进行清零。
主动降低期待,不是自我放弃:“主动降低期待”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本就是希望变好的人。一个人如果只有欲望(希望自己变好),则会急于求成或暴躁刻薄;只有理智(主动降低期待),则会动力不足或顺从纵容;但如果能让二者同时在线、协调作战,就可以取长补短、相互成就。
及早坦承接纳,主动降低期待,像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那样,允许自己慢慢变好。从一生这个尺度看,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允许自己慢慢改变。
深度练习:跨越从普通到卓越的分水岭
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获取人生幸福,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练就一项技能,让自己在某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比绝大多数人都擅长、出色,在成就感的加持下,你做这件事时一定会更加从容和幸福。
史诗般的高考逆袭:建立一个“进步本”,把每一个学习收获都记下来。从那天开始,他把每天新学到的各种知识、不会做的题、搞明白了的错题,还有关于学习的一切总结、思考都记录在进步本上。这样,只要一看本子,就知道当天有多少具体的进步,一目了然。每天抽出专门的时间,把本子上面的题拿出来重新做、反复做,不懂就问同学、看参考书,直到把所有学到的知识完全无误地记住、理解了每一个步骤的细节,并达到了任何时候都能快速做出且不出错的程度。进步本的完整操作是快速进步的有效方法。保证出过错的题不再出错,搞明白之后不会忘记,才是学习的底线。
自学英文翻转人生:张同完是《我在100天内自学英文翻转人生》一书的作者。经过不断摸索,他终于发现了100LS训练法,在几乎零基础的状态下,做到了6个月开口说地道英文,1年达到口译水准。100LS训练法并不神秘,说起来还很简单,就是找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然后跟着听(Listening)和说(Speaking)。张同完的方法是:只看一部剧,但这一部剧要看100遍!
100LS训练法具体步骤:第一步,关掉所有字幕观看第一遍;第二步,打开母语字幕观看第二遍,确认之前没有听懂的部分;第三步,换成英文字幕,把刚才没听懂的片段抄下来;第四步,反复练习听不清楚的片段,听完马上跟读;第五步,关掉所有字幕,观看剩下的97遍。其中,关键要领是弄清楚每一句台词的意思,听完马上跟读,对不熟练的片段反复练习,使语气、语速、语调尽可能与剧中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剧中的情景对话强化为“大脑的肌肉记忆”,直到在类似的场景下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说出极为准确和地道的外语。用这种方法学习外语并不需要看很多部电影,只需要把几部经典“背下来”,就足够赶超绝大多数人的外语水平。
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核聚老师”没有沉迷于对各种资料的泛泛复习,张同完也没有醉心于各种美剧的泛听,他们都把知识当成技能去练习,只关注自己能真正把握的那些点滴细节,最终成就了自己。
曾国藩在家读书时,他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因此他也在家书中留下了“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的忠告。理查德·费曼教他14岁的妹妹学习天文学教科书时,曾这样指导她:“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
上乘的学习方法就是这样原始、简单。不需贪多求快,只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扎实推进即可。谁在这方面耍小聪明,谁就会吃亏。
为什么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人会越学越痛苦。因为前面的学习有很多漏洞和盲区,所以后面所有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知识就会摇摇欲坠。之前的漏洞和盲区若是得不到彻底的解决,之后会一直受此影响,那么学习上的新问题和新漏洞就会越来越多。使用了类似“进步本”的学霸,则越学越轻松,因为他们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因而在后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点会越来越少。巨大的学习优势还会让他们自信满满、乐此不疲,甚至学习上瘾、停不下来。
速度,也是一种能力:“核聚老师”会不断明确那些自己不会或不熟练的部分,将学习范围划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然后反复咀嚼、反复琢磨,直到融会贯通,再开启下一个章节;张同完也会对不熟练的长句进行拆解,然后对各个小片段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可以将整句流利、连贯地表达出来。他们在练习时不仅目标明确,而且都善于将大目标拆解为小目标。
很多人以为学习就是理解知识的过程,以为理解了就是掌握了,然后止步于此,殊不知,对知识运用的频率、速度及熟练度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成绩好的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做对”和“做快”同时列入自己的学习标准。他们不满足于会做,还追求快速做出且不出错。
“核聚老师”也提到过这样一个学习铁律:凡是遇到卡壳、学不下去的情况,只有一个原因——你对此前学过的东西不熟练,没有达到掌握的程度。卓越者正是在这一步下足了功夫才真正拉开了与普通人的差距。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技能,我们都应该在脑子里牢牢树立这个观念:速度,也是能力的一部分。
观察那些卓越者,会发现他们平时行动的速度也很快:能用一分钟做完的事,绝不花两分钟;一旦投入学习,就直奔目标,快速进入状态;用学校考试的标准来写家庭作业;刻意提高阅读速度,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这些快速的习惯会把他们带入极度专注的状态,让他们在学习时能聚集穿透问题的能量,所以他们不仅学得更好,还能留出很多时间让自己检查、复习、拓展,甚至放松娱乐,以此保持优势的正循环。而普通人习惯在学习途中慢慢悠悠、磨磨蹭蹭,半天进不了状态,即使开始学习了,也极容易分心走神。这都是因为他们缺乏“快速”这个意识和技巧。
快速和优秀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这样表述才更加准确:一个人不是因为学习好才动作快,而是因为动作快才学习好。归结起来,我们在心态上要“慢”,允许自己学得少、学得慢;在动作上要“快”,要求自己熟练、迅速。
开启深度练习:学习无非两种:一种是认知上的学习,另一种是技能上的学习。认知上的学习:获取高质量的知识——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深度缝接新知识——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输出成果去教授——让自己的实际生活发生改变。技能上的学习可以归结出两点: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速度,也是一种能力。
穿越而非跨越:普通和卓越之间的分水岭不是跨过去的,而是穿过去的。愿意深度练习的人就好比在打隧道,虽然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速度也不快,可一旦将其贯穿,那就是一劳永逸的轻松了。
跨界:如果你想与众不同,不妨试着跨界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