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总结:
热身后。一遍八段锦,一遍八法五步。
在练基本功。8拍法,4拍法。熟练掌握,练习套路才能游刃有余。
在练习的时候,孙老师突然提问:我们讲胯部平磨。那到底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平磨?
大家都不敢随口乱说,开始静静思考起来。
不过也有人会用惯性动作思维说是顺时针。
笔者个人认为:去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出发与返回的过程。做任何一个动作都有一个出招与回收的过程。有始有终方能循环不息生生不止。
依据此理可见,在一个动作里,胯部平磨如果有顺时针表达,也应当伴随有逆时针的表达。
这里用两个字来形容。可以叫“回位”或“归位”。当然理论与实际仍然会存在一定的距离。需要通过反复实践验证去缩短超越突破这个距离。
孙老师提示:无论胯的平磨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都可以通过太极推手来验证。如果站不稳的,动作肯定还不够正确或不够上好。
孙老师经常会提问,让我们积极开动脑筋思考。
练习过程中,孙老师又提问了:做太极动作时经常会有转体的动作,比如后移坐步前后,上体意转还是形转?
笔者本人分析:根据孙老师一再提倡的“没有动作就是最大的动作”和“胯带动”的理念,选择上体意转,效果优于形转。
孙教练强调节拍教学法,关键记住核心两点:重心移动一下或者腿部挪动一下到中停或定式就是四拍。当然设置前提条件是八拍法。四拍法、二拍法依此类推。无论是什么太极设置(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等等)。
当日孙老师还特别分享一位在场的单老师。“单老师的太极拳非常优秀。曾经赛前还在我们东育拳社集训过一个月。在太极重大赛事上多次获得过第一名或一等奖。陈式太极拳集体中所有女子几乎没有一个比赛赢过她。还邀请她当场表演一段陈式太极拳。拳友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摄像,记录太极高人风采。人并不高,身材适中,其貌不扬,不过拳风飘逸灵动出手不凡。印证了那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本节课上还探讨了音乐教学法与节拍教学法的优劣。
音乐里面也是有节拍的。但是这个节拍或短或长或快或慢,难免会有一些大变化。而太极拳的练习需要稳定的节拍节奏。使用节拍器来节拍节奏提示是理想的选择。节拍速度快慢可以自己灵活控制确定。
在实践过程中也证明了节拍教学法还是比音乐教学法更科学更高效。
孙老师还特别提醒我们中定的重要性。“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的中定是太极拳动作基本组成要素之一。中定其实是变化最大的一个姿态状态。根据实情,可前可后,可左可右,也能兼顾上下。我们必须传承好这一点,才能再提创新。
孙老师自我调侃曰:“以前音乐节拍不会听。现在想想有重音提示。无论三拍的还是四拍的。还是快拍的慢拍的?现在想想以前很笨。”
让我们站在老师的高度和角度一起看到了我们每个人的不同层次。
关于到底身板直不直挺不挺?孙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小实验小方法:“人靠墙站立,背靠墙试试看,如果手掌可以穿过腰后部,说明身体还不够正直。”
欢迎大家讨论补充。
总结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