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说寄了自家产的红枣过来,但打开包裹时,除了红枣、辣椒面、挂面外,还有一包自己都差点没有认出的东西,居然是多年不曾吃过的沙枣,刹那间百感交集,儿时的点滴再次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老家在西北沙乡,大漠之侧,沙枣树最大的作用是防风固沙,所以树皮极为粗糙的沙枣树多长在沙漠和农田交界的地方,除了村子里每年新种的树苗,更多的是祖辈遗留下来的一人无法合抱的老树。
每年端午时节,正是沙枣花飘香的季节,除了柳树枝外,各家各户都喜欢折几支沙枣花插在大门口,或者插在瓶子里做装饰用。待花期过后,青涩的沙枣便挂满了枝头,直到十月以后,粉的、浅红的、深红的、带黑斑的沙枣就成了大家争相采摘的对象。
印象中村里果实最甜的一棵沙枣树是在柴湾的水渠边,果实略带一些黑色的斑点,基本上每年都要采一些回家。选一个晴朗的天气,午饭后带着早就准备好的竹杆、大大的单子、编织袋、手套等,便跟着妈妈赶着羊群向沙漠进发。一般都是先找几棵果实比较涩的树,打一些沙枣下来让羊先吃,再到味道较好的树下,铺好单子,站在树下打枣,然后再捡到编织袋带回家。遇到长得比较高的,还得爬到树上去打,如果不够小心,手上还会被树刺扎几个小洞出来。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要是能吃到喷了白酒再保存起来的沙枣,一个冬天都会惦记着怎么才能多吃到几颗。或者当真正的冬天来临,大雪过后仍挂在枝头的沙枣则是我们这些孩子的最爱,无论原来的味道如何,在那一刻的沙枣总是无比的甘甜。
当吃着以前最喜欢的带黑色斑点的沙枣,从第一口的略涩,再到甘甜,才突然明白:无论再怎么成长,在父母眼里自己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永远都改变不了的是童年和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