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开家长会,听到不少妈妈吐槽自家孩子:每天做作业都很费劲,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拖到睡觉才做完;不自觉,一会儿看书,一会儿想看电视,一会儿又分心去玩;
一学习,就头痛肚子痛、想喝水想上厕所。但也有少部分妈妈暗暗窃喜的说:幸亏我培养孩子自律性比较早,现在基本不用我们怎么逼,孩子就会自觉主动学习。
拥有一个自律的孩子,是多少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自律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一个自律的孩子的养成,背后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很多人认为,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都是父母严厉管教出来的,其实不然。父母干预、逼迫得越多,孩子反而越被动、越差劲,甚至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那些能够自律的孩子,一定是拥有主动选择权的孩子。
之前有位妈妈和三年级的儿子进行了一份“不要喊妈条约”:语文:不会的自己查字典,不要喊“妈”!数学:做完了自己去检查,不要喊“妈”!英语:新单词自己用有道,不要喊“妈”!遇到困难,第一时间请尝试着自己解决,不要不思考就喊妈。当父母的,有时候就需要这样一份“决绝”,不必急着替代孩子做一些事,抹杀他的自主性。因为他们终有一天会长大,要独自去面对人生中的磕磕绊绊。
再就是为人父母,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欣赏和赞美,不必担心自己的夸赞,会让孩子得意忘形。要明白,每一个孩子成长,都是在制造无限的可能性。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和肯定,才是培养自信,养成自律习惯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