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刚入大学时,学院开展的讲座“当个护士挺好的”,听完这个讲座后,很成功地把我刚入校门就打算转临床的想法给磨灭了(临床调剂到护理),我跟家里人说,我就学这个专业吧,家里人说,那你既然要学这个,你就考研吧,那个时候是第一次有了考研的想法。
大一,面对新鲜的大学校园,不禁向往四年的大学生活;第一次穿上护士服,心里也是很开心的,憧憬着以后进入工作岗位的情景;大二,学习到《基础护理学》,让我逐渐了解了护理真正的工作内容,原来我们不仅仅是打针发药那么简单,还要学习如何铺床、如何洗头发,插胃管...,以及学习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我们学习的多,我们懂的也多呢。慢慢地有了一种职业的自信感,我想好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大三,我们也在陆陆续续地进入临床见习了将近大半年,此时,对于临床的了解,进一步深入,看到带教老师给患者打针、交代着各种注意事项,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我心里想,以后要开始上班了,打针没扎上,该怎么办呢,这么多患者要处理,一个人怎么忙地过来,像我反应又不快。还要跟医生、患者、患者家属交流沟通。想到这些有些许紧迫感,要不还是去考研,当个护理老师吧。大四,进入医院实习,真正地了解到了作为一名护士的工作内容。还记得实习的第一个科室,跟一位带教老师一起上夜班,被一个患者呵斥说我一个实习的,啥也不会,心电监护仪的电极片掉了也不知道,从病房一路骂到护士站,每次去给他拔针,也各种吐槽,另外一个年轻的护士也被他骂哭了,也许当时是一直在学校这个象牙塔内,被老师和家里人保护着,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委屈,记得那天凌晨3点下夜班后我没有睡着,我跟我的带教老师说,我一定要考研,第一次对这个考研想法坚定了。后来,接着去了另外一个科室实习,高强度的工作和紧张压抑的氛围,让我待的每一天都感到窒息,每天早上一醒来想到要去实习就很抗拒。想到以后毕业的我要从事的工作,就如坐针毡,就这样,更加坚定要考研的想法。再辛苦再努力都得考上。
后来,去读了基础医学专业,虽然跨专业到基础医学的过程也很辛苦,大学四年的学习和读研几乎没啥关系,基本上是从头学起,也常常因为没有什么收获而焦虑,但还是喜欢这样的生活,虽然实验的过程也不容易,但是至少这个环境很安静,自己做做实验,不用和太多人沟通。工作后,就职于一所省属医学院校,从事着基础医学专业教学与科研。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实习的经历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认知一个行业、一份工作、以及自己是否合适。当然,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不少同学表现很优秀,反应能力很快,很灵活,善于交际,后来她们都在各自的护理岗位上表现优异。我对自己的认识很清楚,不善于交际,记得实习时候,每个科室带教老师给我的评语几乎都是要加强交流沟通,但是我沉得住气,像科研,做实验,一个人待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无聊。也比较专注,选择了就要坚定走下去。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还在校读书的护理学生,那就首先好好了解认识护理工作,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分析是否适合,同时也要好好学好专业知识,因为这些只要继续从事医学,都会有用的。其次,如果想去转行干别的,就要充分了解,并且为之努力和做出改变。不然永远都是纸上谈兵。也要和家里人多沟通,家里人的支持是最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