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一节给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很多时候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听到的其实是他人对某件事下的断言和结论。表达者直接抛结论的原因,一方面它是正确的,具有启发性,需要被听众记住;另一方面跟表达的场合有关,没有办法事无巨细地展开详尽地罗列跟陈述断言的推导过程,而且在人群中真正对推导过程感兴趣的听众也不多,大家没有耐心听,所以详尽地罗列和展示推导过程在演讲中是反人性的。这就和高中课堂听数学老师进行公式推演的时候,台下昏昏欲睡的场景一样。
这一节我真正理清楚,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236页中讲道:“产品的本质就是购买理由,开发产品就是创意购买理由。把购买理由写下来,交给技术人员去实现产品。购买理由就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产品开发就是用一个产品实现购买理由。先有词语,后有产品。先有营销,后有产品。后工序决定前工序。”
关于「产品开发」其实也还是回到了哲学问题,即:“先有思想,才有行动。”
这里的思想是找出「购买理由」,行动是围绕「购买理由」进行「产品研发」和「营销传播」。
华楠老师在第四节中讲道:购买理由是把购买者和商品连接起来的工具。
「购买理由」的作用实际上是在销售场景中,商品与「母体执行人(购买体验执行人)」「对暗号」的过程,这个暗号能对上的关键是:基于母体进行沟通,也就是使用「母体行为」发生场景中的「母体词语」编织这个暗号,编织成的暗号也就是商品的「购买理由」。这个「购买理由」有且只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作用是激活母体,第二部分的作用是:提供价值(品种价值)。最后编织好的「购买理由」必须是一句话,而这一句话就是消费者买它的原因,消费者是冲着这一句话买它的。
所以,「产品开发」开发的其实是这一句话、这一句「购买理由」。这也就是“产品就是购买理由”的原因。
华楠老师讲道:“基于母体我们去找到了购买理由,要围绕购买理由来研发产品,所以我们说产品就是购买理由。比如,这一支Apple Pencil,我们说它的购买理由是什么意思?化学家看它是个什么成分,数码科技的程序员看它是什么程序,掏耳朵的师傅发现它不是个掏耳朵的工具。对于我来说,它就是个可以在屏幕上写字的东西,就是它的购买理由。它由什么东西构成、安装了什么程序,它为什么能够写,对我重要吗?不重要,我毫不关心。”
这里突然让我对「无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在做事的过程中依然没有从自身的『角色』中完全抽离出来去审视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依然带着个人的偏好去做眼前这件与自己不相关的事。「无我」也就是完全从『自身』的角色中抽离,在一个没有角色的旁观者的视角观察消费者『母体行为』发生时的状态,从消费者的原话中寻找出「母体性词语」,然后提出能够用于满足需求的「购买理由」,基于这个购买理由再进行产品的研发和迭代。
站在消费者(「购买体验执行人」)的角色上,花钱买东西的目的是满足需求,而不是接受教育。产品真正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是它们的功能,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无非是更快、更好、更舒服地满足需求,仅此而已。
这里让我深刻地明白,换位思考,其实是在切换角色和角色对应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