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楠老师在这一节给出了创意「购买理由」的标准句式,站在「购买体验执行人」的角度学这一节会觉得被商家安排的明明白白,站在「生产营销执行人」的角度直呼厉害,这是一句能卖货的、一句值千金的话,另外业内能够给出作业标准的企业独此一家。
华楠老师课上讲道:“购买理由是能用一句话说清的,购买理由的标准句式:购买理由=母体性超级词组+购买价值+超级句式+购买指令。「超级词组」是熟悉、平凡;个性、独特;尖锐、直接;「购买价值」:肉身价值;「超级语感和超级句式」:一目了然,过目不忘,脱口而出,不胫而走;「购买指令」:祈使句,含动词,含行动后获得的价值。我们前两年有一部在中国滞销了几十年的经典小说,用一句话就卖出了几十万册,「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局外人》」,一句话出去几十万册,这本书可是鲁迅第一次引进中国的,所有人都听说过,但是没有人看过,因为和我没关系。”
借助《局外人》这句购买理由的例子来理解「标准句式」,这句话中的『母体性超级词语』和是「格格不入」;「购买价值」是如果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超级词组』是:如果……就;「购买指令」是:一定要读。
这个例子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定要让产品与消费者产生关系。这里还是华楠老师在上一节讲道的“为什么买东西的人买不着,卖东西的人卖不出去”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没有购买理由把购买者和商品连接起来”。
再来理一遍写购买理由的顺序,从前两节来看,「产品开发」首先要找到产品所寄生的母体,然后在母体发生的场景中找出「母体执行人」,并观察他们执行『母体行为』时状态,从这个状态中确定「母体性超级词组」(这是产品是否能研发成功的关键),然后进入销售产品的环节,用「购买理由」把购买者和商品连接起来,写「购买理由」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基于母体沟通,然后在人群中与母体执行人「对暗号」,即:唤醒激活母体,把产品卖给他,卖给他的时候是需要理由的,这个理由要与母体执行人的切身利益相关,购买才能发生。
在人群中,可能只有10%、甚至更少的人才会感到“格格不入”,而《局外人》也正是在描写这群人。当用“格格不入”这个词把这群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的人激活、揪出来,这本书就能精准地卖给适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