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0年,宋哲宗赵煦病逝,由于哲宗没有子嗣,所以按照传统的“兄终弟及”的传承宗法,其弟端王赵佶继位,就是后来的宋徽宗,新皇即位大赦天下。五月,朝廷诏令到达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苏轼以琼州别驾,廉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从海南岛一路北上,后来徽宗召他回京,苏轼横渡琼州海峡返回大陆时又路过了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或许苏轼始终没有忘掉那一抹翻墙而去的芊芊素影,那位痴情的姑娘温超超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这一直是苏轼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一块心事!其实苏轼在儋州可谓九死一生了,身体饱受摧残,公元1101年,苏轼北归途中病逝于江苏常州,享年六十五岁(此篇不再赘述)。在古代,海南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一个荒岛,地处边陲,孤悬海外,中原人称之为“蛮荒瘴之地”,“死囚流放之所”。在宋代,被贬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罚轻一等的处罚。古人描述: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在从惠州贬谪至儋州的路上苏轼就写好了遗嘱,他知道自己年岁已高今生不可能再回中原了。苏轼在这瘴疠疟疾时发之地,度过了三年的岁月。真是上天眷顾,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自己也被召回,北归途中路过惠州只想去了结这桩心事!可惜此时惠州只有城南沙丘上的孤坟一座。听闻详细情况之后的苏轼不禁潸然泪下,在温超超孤坟面前伫立良久,提笔写下了这阙《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好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就是真实的痴情少女温超超,她非苏轼不嫁,用情太深,她鸿影孤寂只想栖息在他这根垂垂老矣的枝桠上,可苏轼被一贬再贬自身难保,他不想耽误了这位少女的一生,但没料到会让这位花季少女独葬沙洲,这真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或许苏轼此时后悔了吧,自己如果不屈于世俗理念,那些所谓的人伦道德,如果自己再勇敢坚强一点,那或许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苏轼写的这首《卜算子》词,由于词旨和写作時间、地点没有交代清楚,致使后人众说纷纭。当然目前《卜算子》的主流看法是苏轼的抒怀咏志之作,表达的是苏轼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苏轼门人黄庭坚在《跋东坡乐府》中评述这首词曰:“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到了清代,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六中,首次在本词加上“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题目。但南宋时,王楙已持相反意见,他在《野客丛书》中曰:“此词在惠州白鹤观所作,非黄州也。苏轼回到惠州,温都监之女超超已死矣,怅然为赋此词。盖坡借鸿为喻,非真言鸿也。‘拣尽寒枝不肯棲’者,少择偶不嫁;‘寂寞沙洲冷’者,指其葬所也。”这首苏轼的《卜算子词》成为一桩历史公案,使许多诗词学者反反复复争论了近千年,至今尚未定论。以笔者拙见就让这世界上多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吧,这并不影响苏轼在古代诗词长河中的地位,他依旧是最为璀璨夺目的那一颗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