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人推荐,购买了这本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写的书,是根据他另一本原著《学哲学 用哲学》有关内容辑成的小册子。
起初,我以为这本书专门谈论辩证法,什么是辩证法,怎么运用辩证法等等。打开看了之后,才知这本书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应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
所谓“随谈”,亦即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不拘形式。这几乎是我阅读经历中第一本有关政治思想的书籍。
整本书读来,开拓了自己职业之外的认知,站位较高,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发展,也提到许多个人发展的观点,部分分享给大家:
自己不生病,别人是打不倒的。
对于看准了的、具备条件的事情,就要积极努力,干得快一点,干得好一点,不要拖拖拉拉,贻误时机。但在整体指导上,必须从稳定、稳妥的基点出发,不能急于求成。
只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摸着石头过河,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感,而不能不顾客观条件,操切行事。
迈小步不停步,少走弯路回头路。
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根据客观形势发展的综合平衡工作是不断进行的。
没有问题,是不可想象的,不要有点问题就大惊小怪,就怨天尤人,对这些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下,力量尽快解决,越拖越坏,急性病拖成慢性病就不好治了。
不是我们选择的路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脚以及穿的鞋还不适应所走的路,我们要千方百计研究如何克服我们自身不适应的东西,而不能因为自身不适应,就想把向前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往回拉,重新回到老路上。
发生这样那样的消极现象要客观具体的分析,不能惊慌失措,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因噎废食,由于一时的曲折或某些非议而动摇改革发展的信心。
搞改革,求发展,要横向讲协调,纵向讲渐进。
离开控制的放开,就是乱,离开搞活的控制,就是死。
要注意局部利益,只有局部活了,整体才能充满生机,局部也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整体,只有整体保住了局部,才能生存和发展。
看一个体制,一个政策,一个领导好还是不好?最大的一条就是,能不能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能不能把人的潜能发挥出来。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最后都要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希望,对消极的东西,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错误看待形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夸大阴暗面,只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反对错误的东西,而不能以左反右或以右反左。
必须首先看到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在充分发挥他的长处和优点的过程中,去弥补他的短处,克服他的缺点,而不是首先抓人短处、扣人缺点,把人制住。
人类的解放包括人的个性的解放,我们在总的统一的大原则下要承认个性。
人的成功或胜利原因是多方面,但从哲学上讲,就是一条记住有关思想自觉不自觉地符合于客观规律。
研究当前的问题,必须服从于长远的发展目标,而研究长远的问题,又必须从现实出发,我们必须使自己认识适应变化了的形式,早认识、早适应、早主动,谁认识、谁适应、谁主动,不认识、不适应、难免被动。
无视自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力量是唯意志论,听任自然,否定人的能动作用是宿命论,人不能违背规律改造规律,但人可以认识规律、运用规律。
我们提倡积极创造条件,因为,你想要求、不讲条件,只压任务、不给条件,最后还是干不成事。事情多,本来就是一难,新事多就难上加难。
对一些事情不敢拍板,往往是因为心里底气不足,底气不足又因为底细不清,没有材料,没有数据,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就叫你拍板,你心里就含糊,不决定就要误事,决定错了就会坏事。
客观世界的运动永无休止,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
批评时想到优点,成绩不能全面否定,表扬时注意缺点问题,不可把话说满。
我们自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低估就妄自菲薄,悲观失望;也不能因为别人的高估就妄自尊大,忘乎所以。
要敢于承认差距,只要承认不行就是行的开始,只要承认低了,就要开始高了。
人类的知识有两个特点,从纵向讲是知识的延续性,从横向讲是知识的借鉴性,人类社会知识的发展纵向靠继承,横向靠借鉴。
有些事情现在我们没法,就听着点,当然大原则不让步,小事情装糊涂,不争论,少折腾,争取时间赶快干活。
时间的最大特点是一维性,时不我与,时不我待,时不再来。
吸收别人的经验并不容易,既要本事又要气度。
总结经验就是要把繁杂零散的材料掰开了、揉碎了、摆正了、捋顺了,要分好类、排好队、归好堆、论好辈,不断的分,来回的分,边分边合,分分合合,这是一个寻找事物内在联系,探求客观规律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最难的一步,也是最苦的一关。
谁怕用功夫,谁就找不到真理。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是不是适用,起不起作用,都要根据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领导干部没有功就是过,没有成绩就是问题。
本事不仅仅在于调动下面人的积极性,而且在于能调动平级甚至上级的积极性。
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
在矛盾的转化过程中,既存在着双方同归于尽,或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方式,也存在着对立面之间互相制约而取得平衡的方式,那种将矛盾简单化为你死我活的僵化思维,不断在理论上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髓,而且在实践中危害甚大。
认识事物首先的主要的就是认识事物的个性或特点,认识不一样,找准区别点,认识特殊性。特殊性和共同性是相对的,在这个领域看是特殊的,从另一个领域看,又可能是共同的。
要有全面的观点,既要看到各个方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一分为二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不能把一分为二理解为一半对一半,必须要弄清哪个是主要面,哪个是次要面。不分不对,颠倒和不分主次也不对。
讲原则而不空泛,讲具体而不琐碎。
存在什么问题,就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什么问题,否则,一般性的传达,一般性的表态,一般性的学习难以收到实效。
批评的目的在于促进自我批评,如果批评不能促进自我批评,那个批评就达不到目的。不承认这一条就是否认马克主义的内因论。
批评首先要出于善意,第二要掌握事实,第三要注意方法,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自我批评。因此,批评人士要讲究方式,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要合情合理,难听的话,使你难受,但常常可以治病,好听的话,使你受用,但往往让你吃亏。
我们允许批评揭露一切消极丑恶现象,但是我们也希望在批评揭露时,要看到积极的、正确的那一面,要看到主流。批评和其他事情一样,向来有两重性,批评可以变成动力,变成转机。批评也可以变成包袱,压垮了人。
有些人专找干事人的毛病,甚至给人家安个小辫子,揪住不放。凡干实事的人,就要说话,就要办事,就要待人。老说话,难免有失老办事,难免有错,老待人难免有怨,哪怕是万分之一,其结果干事的人变成了毛病最多的人,不干事而整人的人,反倒变成了专给人治病的人。
中国有句俗话,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说的是为人处世,不要从一面去想,而要注意替对方想想,换个位置想想,只要能设身处地的看问题,就容易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加深理解。
要胸襟开阔,平心静气,听得进不同意见,要懂得真理不是哪个人的专利。别人讲话即使有错,也要让人家把话讲完,求大同存小异。孔子曰,大德不语,闲小德出入可也。
要叫别人看重自己,首先自己看重自己。
为人处事注意保持博大胸襟,宽容一点,谅解一点,豁达一点,糊涂一点,不要斤斤计较,事事非非,小里小气,而是能够听得进,容得下,想得开,大家在一起总是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给别人留些存在于活动的余地。
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对错是小事,没必要争论你长我短,团结本身就是一个原则。
希望别人理解谅解自己,必须首先学会理解理解别人,不懂得理解谅解别人,也常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谅解。待人诚诚恳恳,说话实实在在,才能听到真诚坦率的肺腑之言,解旧怨弃小隙全大局。
只要自己不内耗,别人是打不垮的 。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141篇,打卡:读书。字数3181,共累计263005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