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 理想课堂的意蕴
(230807任书苗 新网师第58次打卡,今日打卡字数 938字 )
陈大伟教授说,"教学本来就是一种意向,理想性的社会实践,只要对课堂教学有追求,就意味着对课堂教学有理想,就意味着这种实践是对理想的追求。"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失忆意味着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实施有效教学的理想。
今天,读陈大伟教授的《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今天先读第一讲《理想课堂,幸福人生》的第二小节《理想课堂的意蕴》,结合今天所听两场报告:党怀兴教授的《传承汉字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和郭富斌教授的《教学的维度与教学的效度》,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明白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做的远远不够,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应该着力提升的方面:
一、重视情境化教学
有效合理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可以更多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更加贴近孩子们真实的生活。
二、重视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整合手中所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
三、渗透核心素养
落实“四能”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语言表达,重视日常训练,多创造机会鼓励孩子们更好地去表达。
反观当下的新高考制度改革,不正是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
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教授做《新课程新教材与育人方式变革》的主旨报告中说——
一节好课要实现三个转化
第一个“转化”是指我们的课本和现实之间是否实现了相互转化,即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内容,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也实现这样的学习成效。
我们在课堂上学了半天时间,目的就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时,能够对现实社会做出解释、预测和改变,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从现实回到课本里,看我们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经历,变成教育的资源和手段。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在现实中是否能概括规律、找出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学完知识就万事大吉。这就是课本与现实之间的相互转化。
党教授还特别提出教师也要懂汉字文学,培养复合型教师,旨在帮助教师凝练教育理念,提升教学创新能力,造就一批“灵魂高贵、学识扎实、情怀深厚”的教育家型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学习是一种积累,实践是发展的保证。我们将从现在做起,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反思,做新教育的践行者,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