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二十多年,最让我难以忘怀一道家乡美食,就是扁粉菜。
说起扁粉菜,在家乡流传着一句话,“要想死的快,一天一碗扁粉菜”。这句话很好地总结出扁粉菜的特点,高油高脂高热量。从健康角度来看,扁粉菜确实不健康。即便如此,也难以抵挡家乡人民对扁粉菜的热爱。在家乡,很多人的一天,就是从一碗扁粉菜开始。扁粉菜之于家乡,就像小面之于山城一样,在家乡,街头巷尾遍布着很多扁粉菜店铺。扁粉菜主要作为早餐,也有个别爱好者,选择在中晚餐食用。不过和小面不一样,很少有人会选择一日三餐都是扁粉菜,主要是因为过于油腻,一般情况下,难以承受。
扁粉菜,据说是上世纪一崔姓高人发明。之前看过一小段采访视频,发明人说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人们肚里没什么油水,他就想到利用家乡盛产的红薯粉,来做这样一道美食,满足人们对油脂的需求。那个年代,人们追求的便是油水,根本就顾不上什么健康,主打一个就是让肚子里有荤腥。
扁粉菜的制作,并不复杂,食材也极其简单。顾名思义,扁扁的,宽宽的,纯红薯粉条是这道菜的主料,配以猪血和豆腐,就着高汤,放到一口大铁锅里熬煮。熬到差不多要熟的时候,再放些时令青菜进去,可以是小白菜,也可以是油麦菜,并没有严格规定,主打一个应季清新解腻。最后,店家会直接往锅里扔一个黑乎乎的小铁盆,里面是扁粉菜的灵魂——辣椒油。很多时候,人们选择一家店,主要就是因为那碗辣椒油。
扁粉菜售卖时,也不需要另行装盘。直接就用熬煮的那口大黑锅,海漫漫一大锅扁粉条,乳白色的高汤,扁粉条上方一边是红色的猪血块,一边是白色的豆腐块,还伴着一些绿色的青菜。有顾客购买时,店主手持两个勺子,但见勺子上下翻飞间,一碗扁粉菜,就已出锅。红的白的绿的微微黄的,混作一碗,最后店主再问一声是否要辣椒,再加上一勺灵魂辣椒油。
吃扁粉菜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吃油饼时,一定要浸泡汤汁。这一条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会吃扁粉菜的标准。曾经刷短视频,看到一个特厨博主,来到安阳吃扁粉菜,所有的讲解都很到位,对粉条口感讲述,评价都不错,甚至还知道那句名言——“要想死得快,一天一碗扁粉菜”,唯一的遗憾,就是吃油饼时,没有浸泡汤汁,直接吃饼,没能体会到扁粉菜的精髓所在。
家乡的美食有很多,最挂念扁粉菜的原因,只有一个。扁粉菜是真正的地域特色美食,可能口味没有那么美好,但只要一提起扁粉菜,别人一搜,都会知道就是那个地方。地域性还体现在,扁粉菜走不出安阳,只能在这个地方售卖。不像烩面、胡辣汤之类的大众美食,远在山城,一样可以品尝到,而且味道和老家没什么差别。一道小时候就已经习惯的美食,远在他乡,怎么也吃不到,只能想,可不就成了最挂念的那一款。
春节回家,连吃几天扁粉菜,才算一解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