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武大学子称为“唐诗教主”的李敬一教授为《独坐幽篁里》作序

        幽远的绝响 诗意的栖居

                      李敬一

  案头一部柴志刚先生《独坐幽篁里》书稿,我因杂事冗繁,断断续续历时半月方才读完,迄至合上全书,禁不住拍案称奇。

  该书是研究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本来,研究唐诗、探讨王维诗歌艺术者甚众,我也是其中一名唐诗爱好者、学习者,曾在高校和相关媒体讲过王维的诗,但我们所关注的,主要是他的作品,很少关注王维的“隐者”身份;尤其对他“礼佛说禅”这一面,少有论及。当然,对王维晚年的居所“辋川别业”,更没有进行深入探究。


      志刚这本书,奇就奇在从王维与裴迪合咏《辋川集》的诗作入手,通过解析、考证、描述等手段,对“辋川别业”的二十处景致,进行全景式扫描呈现,并由此串联起历史、文化、风景、人物和诗篇,真可谓斑斓陆离,融会贯通,独具特色,引人入胜。读完全书,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该书的四个鲜明特色,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第一,重描辋川景。随着精彩的文字导引,去王维的“辋川别业”遨游,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志刚通过鲜活的笔触,细致入微地描绘出辋川二十景: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荑泮、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栾家濑、椒园等。读者可以跟着他走一圈,二十个景点,每个地方都描绘得那么有趣:赤的茱萸、橙的流霞、黄的芭蕉、绿的椒园、青的远山、蓝的晴空、紫的辛夷,均显得如此亲切,如此令人流连。这种感受,是读一般的学术考证文字所难以获得的。今人读来,如同携一幅精美、细致的导游图,直欲赴陕西蓝田(辋川别业所在地)一游耳。


      第二,重塑诗佛相。众所周知,王维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琵琶,风流倜傥,深受王公贵族青睐。但他还有另外一面:奉佛。王维的母亲崔氏一生敬佛,是禅宗北宗高僧大照禅师的弟子,对诗人影响极大。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其名、字均与佛教相关;他经营辋川的初心,是为母亲打造一座念经坐禅的精舍。王维自己也素与高僧大德交往,礼佛说禅,随缘自在。在去世前几年,竟将“辋川别业”捐献为寺,一心向佛,足见其诚。志刚在《独坐幽篁里》书中,对王维“礼佛”之事、“说禅”之诗,多有描述和分析,使读者认识到,王维“晚年唯好静”,不只是幽静隐居、热爱山水那样简单,更有禅心佛道的深意,也坐实了王维“诗佛”别称的来历。


      第三,重赴唐诗宴。在一般人心目中,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诗歌风格清幽、空灵,“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他善于描摹、彩绘,情景交融,丰润而富有生气,“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宋人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辋川集》里,王维与裴迪唱和诗各二十首,皆是山水诗名作。志刚通过对每首诗背景故事的挖掘,生动再现他二人互相唱和的情景,或者趣说,或者雅赏,充分诠释其内涵、韵味:“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读之如赴唐诗盛宴,回味无穷。

      第四,重现传奇史。这本书以《辋川集》中的诗作为主线,串联起古往今来的“事”与“情”,细说天上地下的“景”与“物”。志刚每讲一首诗,就将与诗有关的故事、历史、人物、地理、建筑、绘画、草木等,前后左右、古今过往,都关联起来,重现大千世界的“传奇”。诸如辋川诗中涉及的“辛夷花”“木兰花”“柳树”“槐树”等草木,他都乐于考证;对“华子冈”“竹里馆”“鹿柴”“漆园”等园林,他亦细说来历,并赋予丰富的人文情感,读者读后不仅能增长见识,更可获得美的享受。


      此外,志刚《独坐幽篁里》之奇,还奇在他的文字表述。他能以今人的视角、优美的文笔、叙论结合的方法、学者的严谨与散文家的潇洒互见,再兼以合理的想象,娓娓道来,可读性强。志刚不是专业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但他广闻博采,潜心学习,占有大量文史资料,并能综合运用在篇章结构之中;他甚至不是职业的作家,但他十分刻苦,笔耕不辍,多有佳作发表,足见其勤勉与聪慧。我是在一所国学书院讲学时认识柴志刚的,他长期钻研国学,习诵诗文,好学上进,乐于与我探讨学术,我们因此成为“忘年交”。当他将近著《独坐幽篁里》送至我的案头,我细细品读,如临其境,如沐春风,书中写到“辋川别业”的那些古事、那些古人、那些古诗,总在我的脑际萦绕,并由此引发出许多关于人生的思考和文旅的冲动。我很想把这种美妙的感觉,传递给朋友们,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这本书推荐给广大读者,让大家自己来体悟,毕竟百闻不如一见。

  是为序。


      作者简介:李敬一,著名文化传播学者,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学生称为“唐诗教主”。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屈原”“司马迁”,在北京电视台主讲“壮哉唐诗”等专题讲座。著有《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文学史》《壮哉唐诗》《唐诗品读系列》等专著多部。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6,705评论 4 29
  • 一 大唐是令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豪的朝代。 在外国,华人华侨聚居的街区往往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大唐在千年之后仍然可...
    冰河winner阅读 261评论 0 1
  • 三有散文:有景、有情、有思 今天是2025年元月2日,窗外阳光明媚。 静坐青川斋,翻开自己的新著《独坐幽篁里—...
    青川子阅读 106评论 0 0
  •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家强盛,涌现出大批天赋极高的诗人们,他们继承了初唐以来的声律及风骨,将韵律与抒情相...
    柚子的学长阅读 1,089评论 0 3
  • 一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夏日的风,悠悠缓缓,遥远的历史亦随之徐徐走来。天地万物时空,过去现在将来,虽说变幻无常,却有一...
    小智来了阅读 1,77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