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生而知之”?

不管怎么会的 会了就行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关键字

生 《传》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见所习之物,有变迁之道。《前汉·高帝纪》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困 《说文》故庐也。庐《笺》中田,田中也。农人作庐焉,以便田事。又《玉篇》屋舍也。《集韵》粗屋总名。远离人群的简陋茅屋。

民 《说文》众萌也。言萌而无识也。

斯 贱也。轻贱。

译文 孔子说:“在生产生活中能自己体会总结真理和知识的人是上等资质;学了就知道是次一等资质;独守空庐无所事事,迫不得已学习而学会的是再次一等;独守空庐无所事事也不学习,这样的人就算在百姓之中也是被轻视为下等的卑贱之人。”

深度思考

歧义在“生而知之”。现在的解释是生下来就会,我的解释是在生产生活中自己总结经验,发明创造。不管是什么技术总有个出处,起始点,然后再传播发展,这个第一个会的人,就要靠自己在生产生活中去发现总结,而不是学谁,这很了不起。

举例:“仓颉造文字。仓颉沮诵作书。史皇作图。”黄帝之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胲作服牛。胲,黄帝臣也,能驾牛。”“相工作乘马。”“共鼓、货狄作舟。”

怎么会的虽然有等级,但是会了以后发挥的作用又是一样的。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会了就行,怎么会的不重要,人民一样会看重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