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24 李彩霞 坚持分享第2天 今天在亲戚家碰到两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大点的那个好动,不太说话;另一个娇小活跃。两个人时不时的发生点“小战争”:争玩具,争着趴在大人后背,或是哥哥拿玩具枪指了一下表弟的头,表弟哭着找爷爷奶奶告状......亲戚说:“这两娃搞的头都晕了,好调皮,好坏,一刻不得消停。”我带着两岁的宝宝过去的时候不管拿哪个玩具,哥哥都立刻抱在怀中,然后一脸警惕的看着。亲戚就会批评他不懂事。我说:“我们也带了玩具,我们交换着玩,一起分享,好吗?”他不说话,等我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会不时的拿玩具戳我背,或是拉我头发,我则转过去看着他说“你是想跟我说话、跟我玩吗?那你可以跟我说,或轻轻拍我手提醒我吗?因为你拉我头发,用枪戳我背会痛的。就像如果我这样戳你,是不是也不舒服?”他仍然不说话,但不再是一幅警惕的表情,也更热情的拿玩具出来一起玩。等我要走的时候,他拿了一个喜欢的玩具塞到我手里。并坚持要我带走。我接了并告诉他等会再来一起玩。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关注、认同。
行为背后的需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蔡蔡老师的课,听着很容易入心。 上节课我了解了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正确方式:召开家庭会议,询问孩子,倾听孩子,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