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温暖又赋能的时刻到了,12月14日温暖共读分享:
这一期学习的内容是《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莫与之争;《认知驱动》第三章第三节:一劳永逸:想要一劳永逸?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道德经共读心得:这一章,老子集中讲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世相纷繁,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事物发展都有规律可循,也就是“道”,只要顺其自然,顺“道”而为,以不变应万变,化繁为简,就能活的轻松、简单、快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患得患失,保持一颗平常心,能吃苦,也能享受生活,这样也能活的丰富而快乐。透过现象看本质,人性本善,只有自己舒服了,别人才能舒服。
《认知驱动》第三章第三节:一劳永逸:想要一劳永逸?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学习收获:好的生活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太大的压力和没有压力都不是好事,适度的压力才是,张弛有度。生活中人人都在追求一劳永逸的无压生活,但长久的无压生活并不是最佳选择,生活中有点小压力、有些小约束、有点小焦虑……或许是好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刻意保持适度的难受享受的是间歇性成就。总之让自己的身体、思维和认知都受点挑战和“伤害”,它们才会更好的启动修复机制变得更强,想到了就去做,心动了就要行动,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劳永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