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31|何为习惯养成?

常常听到21天养成习惯的说法,到底可行吗?

可行又不可行!

21天能否养成习惯,需要看我们要养成什么习惯?还要看这21天当中,我们对于要养成习惯的可行性,目标感和意义感……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习惯都有一个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对要做的事情本身是否感兴趣,目标达成的困难度,外部的约束和奖赏都很重要。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等。

如果孩子和父母能从认识和行动上保持一致,习惯的养成就是自然而然的。反之,则很困难。正如朱永新老师所说,不爱阅读的父母,很难养出爱阅读的孩子。家里的书香气和随处可得的图书,才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好保障。

生活中的秩序感,待人接物,运动习惯等 又何尝不是呢?

再来说说我自己。这些年来,按部就班的上下班,过着比较规律的生活。渐渐地,无意义感就会时不时的袭来。

这几年,在工作生活之余,渐渐的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爱上了运动。

我已经明确的认识到了阅读、写作、运动等这些习惯的意义,也多次下决心在这些方面养成习惯。但常常会有“想起来是那么美好,做起来不容易”的体验。

这些都是十分美好而有意义的事情,我也体验到了其中的好处。但不知为什么,总会做着做着就中断了,并且还会再次启动困难。

就比如这一次的写作。临近放假的那段时间,我就去图书馆为自己借来了要读的书。放假后看到各种读写共同体的召唤,心生向往,并下定决心,用持续的读写为自己的假期注入能量。

今天是7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我的假期已经有35天了,从一开始的满怀信心,到最近都写不下去,中间经历了什么呢?

每天500字以上的记录,是我在报名参加了醒读者写作营后,给自己预定的目标。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坚持了38天。但总有那么几天,就会觉得什么都写不出来,但又不允许自己不写。于是,硬着头皮去写。

刚刚看到小尘老师在写作营的群里,发布了课程明天开始的通告。相比于刚刚决定报名的那几天,好像热情已有所减退,但依然很期待。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我看到了自己在坚持写作方面,目标不太明确,内容不聚焦,行动力减弱。我需要共同体的加持,更需要结伴而行。

加入共同体,能否更好地助力我养成读写思行的习惯?

感恩并期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