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滴泪
1951年,延平县。
话说阿苍母子,其实一直都在延平居住,只是不在城区,而是在乡下,所以1945年阿邦来找他们母子时,并没有找到。
阿苍在1944年看到报纸上关于龙衢战役的消息,对阿邦的生死充满担心,但是内心还是认为阿邦应该还活着,只是战乱,难以相见。
但是,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阿苍还是没有等来阿邦的消息。阿苍试着给阿邦在南平驻防的地址写信,碰碰运气,但是信件依然如石牛入海,毫无回应。
阿苍慢慢觉得可能再也找不到阿邦了,一别就是一生,或许只能来生再见。当阿苍看到儿子平良的小脸蛋,和阿邦这么像,思念就翻江倒海。于是阿苍在1946年再次回到林大厝,想看看阿邦是否有来过,然而阿邦是在阿苍来的前一年来的,当然错过了。不仅如此,林大厝的物是人非,更令阿苍伤心欲绝。
阿苍无奈之余,只好回到延平乡下。因为家人都暂居延平了,她母子俩也没有能力在蒲阳生活,而且睹物思人更添堵,于是就跟着父亲在延平乡下生活。
又五年过去。到了1951年,平良11岁了,而阿苍的弟弟也18岁了,林大伯考虑到儿子要结婚,而阿苍独自带着个孩子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劝阿苍改嫁。阿苍看着父亲的无奈,而阿邦离开十年杳无音信,于是点头答应。
林大伯为阿苍找了一户出身较好的贫下中农阿虎,阿苍看对方也是个实诚人,做事也勤快,就答应了。但在讲亲时,阿苍把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并表示如果阿邦回来,那她还要跟阿邦一起。阿虎表示理解,如果什么时候阿邦回来找他们了,那就成全他们。阿苍见阿虎这么说,也就答应了婚事。
只是结婚那天,林家灯火通明、锣鼓通天,亲朋友好推杯换盏、贺喜连连,然而新婚燕尔的阿苍,却并无喜悦之色,他还是想着不知身在何处的阿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