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云破虹出,梦逐光痕(三)

            —— 今日研修感悟:以教研为引擎,构建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今天早晨聆听了南菁高中杨培明校长的《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让教育走向美学境界》的专题报告,其中在对南菁高中以美学为基础的科研表达的模块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深受触动,那就是南菁高中始终坚持三种教育发展观——“以发展教研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 ,这句简洁而深刻的话语勾勒出了一幅教育系统内部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清晰蓝图,它摒弃了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转而追求一种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内在生长模式,这一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将教育的核心要素——教研、教师、学生、学校——视为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一、根基:以发展教研来发展教师

        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等教研活动,教师得以跳出个人经验的局限,与同事进行深度对话和思想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解决了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真问题”,更锤炼了批判性思维、创新教学设计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教研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发展教研实质上是为教师注入了持续成长的“活水”,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永葆教育热情。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通过发展教研来“滋养”教师,是从根本上提升教育质量的战略举措,为整个教育生态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核心: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

        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发展。而教师,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影响者和引导者。发展了教师,就等于直接投资于学生的未来。一个经过教研洗礼、不断成长的教师,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堂驾驭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他们更能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设计出更具启发性、互动性和针对性的课堂,从而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格的塑造者。一个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教师,其言行举止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活教材”。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影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总之,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高质量的发展。投资于教师,就是投资于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学生。发展了教师,就意味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三、目标与归宿:以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

        学生的发展成果是衡量一所学校成功与否的终极标尺。学生是学校最好的“名片”,当一所学校的学生普遍展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积极的精神风貌、卓越的学业成绩和强大的发展潜能时,这所学校自然会赢得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认可和良好的口碑。这种声誉是学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学生的全面发展会倒逼学校进行系统性优化。学校文化、办学特色和品牌价值正是在一代代优秀学生的成长中得以积淀和升华。学校发展的真正内涵,不在于宏大的楼宇和先进的设备,而在于其培养的人。以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意味着学校回到了教育的本真目的,通过实现“育人”的核心功能,来赢得自身永恒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这一发展观启示我们: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抓住“教研”这个支点,撬动“教师”这个关键群体,最终通过成就每一个学生,来实现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辉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