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拍片子就这么简单吗?”刚做完胸片的儿子从放射室出来问我。
“那你想怎样?你觉得应该怎样呢?”我问他。
“最起码不是这么快,这么敷衍,至少让我感到有点疼啊!”他一脸未达目的的不甘。
“去你的吧!机器一照,看清楚有没有问题就行了,为什么要疼呢,疼很好受吗?”我反问他。
“不是的,我觉得我咳嗽好几天了,就这么简单一照能行吗?能看出问题吗?”
“你希望自己有问题?”我觉得孩子一定是有事,不然怎么老嫌没问题,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也不是,就是好不容易来医院一次,唉!我也不知道该咋说。”儿子仍觉得好不容易有病了,就这么简单了事好像辜负了他生病。
“你这脑瓜子想什么呢?”我看着走在面前的他问。
他却回我狡黠的笑。
儿子从国庆节放假第二天就不舒服了,头疼、晕、浑身无力,看情况应该是感冒了,赶紧买药,两天后感冒症状消失,却开始不停咳嗽,特别是到了晚上,咳嗽声不断,谁都睡不成。又赶紧找医生配咳嗽药。儿子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咳嗽,竟然很难控制,连续买两次咳嗽药都见效甚微,眼看咳嗽声沉,似乎到气管上了。同事告诉我近段时间小孩可多肺部感染、支原体感染,劝我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对于上班族、学生党来说,请假是件奢侈的事情,可身体重要,我上午上完课匆匆驱车来到儿子所在的学校,带他到人民医院儿科看病。
走进医院才知道现在看病的程序,先充卡、再挂号、再排队就诊。因先前不知道,直接排队,不仅没看成病,还被医生批评成插队,唉!繁琐的程序,“无知”的自己。
医生是个老先生,戴着老花镜,头顶锃亮,周围还挣扎着能数得清楚的几根白发,两个大眼泡滴流着,估计七十多岁了,看门牌他是儿科主任。
排队半小时,终于挨到给儿子看病。望闻问切一番,首先让拍片看气管和肺怎么样。
带孩子来到后楼放射科,又是长长的队伍,男女老少都有。唉!现代人越来越脆弱了,病毒老中青都喜欢、都不放过了。看来加强锻炼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必不可少的课程了。
拍完片子,一看时间将近中午12点了。先回家做饭吃饭吧!别为了等出片子,啥都耽误了,下午还要上班,孩子还得去学校。如果真的严重,需要挂液体,那就都得继续请假了。心里思忖着带孩子回家。然而孩子却有那么一串问题。
下午,和儿子一起来取片子,并送到儿科医生坐诊的科室。医生还是上午的那个。
“医生,我这前边还有人没?”进入科室我便问医生,以免像上午刚来时,贸然进来让眼前老先生批评。
医生看过片子后,便直接开药。所幸只是支气管有点炎症,不需要输液。我深深松了口气。等一切都办完,药取好带孩子回家,问题又来了。
“妈,这就结束了,光买点药吗?”儿子看着我手里拿着的药问。
“没结束啊!这不回家得吃药嘛!”
“不是,那我一会儿还去学吗?”
“当然去了,没多大事,吃完药我送你去学校,我也得去上班呀!”
不容商量的语气一下让儿子沮丧起来,他顿时放慢了脚步。
“哎呀!能不能今天下午不去学了,我都生病了,咳嗽这么厉害。”他说着还故意狠狠咳嗽几声。
“哈哈,儿子你终于说出心里话了,一会嫌检查太轻描淡写,一会说光买药不行,一连串的不甘心、不满意,原来是不想去学校啊!”对于儿子的说辞和技俩,我心知肚明,却又故意揭露。
性情绵软的儿子有些不好意思,讪讪地笑了。幸好儿子还算懂事,他没有像其他小孩那样哭着不去。
“我儿子是最棒的,成绩又不错,可不能因为这点小毛病耽误课程、影响学习。何况去学校那么多同学在一起课上认真听课,课下一起玩,多美了,你不去学在家一个人多孤单,妈妈又不能在家陪你。你不去学校,肯定在家看电视,伤眼睛、伤身体,多不划算,你说呢?”
儿子从小胆子小、听话,遇到什么事只要用心说教,他便很顺从,从不和我犟嘴,也从不似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任性、哭闹,至少目前管理起来比较省心。
孩子不想去学自我感觉已是人之常情,作为教育工作者,目睹学生们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地上课听课、自习作业,任务量大,压力更大,在学校老师督促教育让你不敢怠慢,在家里,父母无形中的攀比、言语中的敦促,给孩子造成莫大的压力。放眼望去,哪个孩子真心乐意想去学校,又有哪个孩子不是在被迫中背起书包去了那个给自己无限快乐又让自己痛恨之极的地方。
可这个社会是人才云集的社会,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担负重任,不学习连立足生存都困难,何谈担负社会责任。现实是残酷的,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间,便错过了成才的最佳时机,人生便由明亮转为阴暗,敢问哪个父母能在这信息大爆炸、各种媒体诱惑层出不穷的时代任由自己的孩子自由发展?古代还有孟母为改变孩子学习环境而三迁呢,何况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父母!
孩子,学习是改变生存状态的唯一途径,若在这条路上你没有走好,未来的路你将行之愈艰。你未来的生活状态取决于你现在的努力程度。请不要说“我不想去学”,因为这是一条能武装自我、强大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路,请走好这条路,让自己的人生命有高度、有宽度、有厚度。